香港的行山熱潮近年來持續升溫,越來越多市民選擇在週末或假日投入大自然懷抱。位於沙田的鞍山,憑藉其獨特的礦山歷史和優美的自然風光,成為行山愛好者熱門的選擇之一。而鞍山探索館,則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不僅是了解鞍山歷史文化的窗口,更積極舉辦各種活動,讓更多人認識和珍惜這片土地。近期,鞍山探索館宣布將於4月26及27日舉辦「鞍山旮旯墟」,並安排礦山古蹟導賞遊,為參與者提供一個認識歷史、體驗山藝、感受礦村兒時玩樂的機會。
鞍山探索館的設立,源於香港礦業發展的歷史背景。早於上世紀五十年代,馬鞍山曾是香港重要的鐵礦產地,礦場的興建吸引了大量人口湧入,形成了一個繁榮的礦村。然而,隨著礦產資源的耗盡,礦場於1970年代停止運作,礦村也逐漸沒落。為了保存這段珍貴的歷史記憶,並推廣郊野教育,香港信義會於1995年成立了鞍山探索館。探索館不僅展示了礦場的歷史照片和文物,更提供各種教育活動,讓參觀者了解礦業對香港發展的影響,以及礦村居民的生活狀況。透過導賞服務,參觀者可以深入了解礦洞的結構、採礦技術,以及礦場的運作模式。現存的礦洞雖然已經停用,但仍保留著部分遺址,成為研究礦業歷史的重要素材。
除了歷史文化層面,鞍山旮旯墟的舉辦,更體現了鞍山探索館推廣山藝實用技巧和體驗礦村兒時玩樂的用心。活動現場設有各種攤位,提供山藝技巧的教學,例如繩結技巧、定向技巧等,讓參與者在安全的情況下學習如何在山野中生存。同時,活動也安排了體驗礦村兒時玩樂的環節,讓參與者重溫昔日礦村居民的生活點滴,感受那份純樸的氛圍。這種結合歷史文化和實用技能的活動形式,不僅能增加參與者的興趣,更能提升他們對郊野的認識和尊重。此外,探索館亦會不定期舉辦故事導賞遊、礦山遊樂團等活動,讓不同年齡層的參與者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活動。
鞍山探索館的發展,也反映了香港山屋和行山教育的重要性。近年來,香港的行山文化日益普及,山屋的需求也隨之增加。然而,山屋的發展不應僅僅局限於提供膳宿服務,更重要的是要注重行山教育。透過行山教育,可以提升市民的郊野意識、安全意識和環保意識,讓他們在享受大自然樂趣的同時,也能保護環境、尊重自然。鞍山探索館在推廣行山教育方面,一直扮演著積極的角色,它不僅提供歷史文化導賞,更注重實用技能的教學,為香港的行山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未來,鞍山探索館將繼續努力,為更多人提供一個認識歷史、體驗自然、學習山藝的平台,讓更多人愛上行山,愛上香港的郊野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