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2.0外交:從關稅到中東,無所不至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若能在2024年重返白宮,其外交政策將會如何演變,已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從他過去的言論與行動,以及目前國際局勢的發展趨勢來看,特朗普2.0的外交風格極有可能延續其「隨心所欲」的特性,在關稅、俄烏戰爭、中東地區乃至對華關係等各個面向,都可能掀起新的波瀾。

特朗普的外交策略核心在於「美國優先」,這意味著他將更傾向於以單邊主義的方式處理國際事務,並將美國的經濟利益置於首位。他曾多次公開表示,將對所有來自中國的產品徵收60%的關稅,這不僅是對中國的經濟施壓,也反映了他對全球貿易體系的不滿。這種高關稅政策,如同他過去對其他國家採取的手段,旨在迫使對方在貿易談判中做出讓步,以維護美國的產業競爭力。然而,這種做法也可能引發貿易戰,對全球經濟造成負面影響,如同過去針對台灣經濟的威脅,出口和民間投資都可能受到波及。

俄烏戰爭是當前國際政治中最關鍵的議題之一。特朗普對此的態度 неоднозначна,他曾暗示可能限制對烏克蘭的援助,並試圖促成俄烏之間的和平協議。他甚至公開表示,希望俄烏能在「本星期」達成協議,顯示了他急於結束這場衝突的意願。然而,他的這種做法也引發了擔憂,認為他可能過於輕視俄羅斯的侵略行為,並可能在與普京的談判中做出過於妥協的讓步。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與普京的關係一直備受爭議,他對俄羅斯的態度,將直接影響到歐洲的安全格局。此外,特朗普政府時期創造的「二級關稅」工具,也可能再次被用於威脅俄羅斯,這是一種關稅與制裁的混合體,旨在加強對俄羅斯的經濟壓力。

除了俄烏戰爭,中東地區的局勢也牽動著全球的 nerves。特朗普政府曾對伊朗採取強硬的政策,退出伊朗核協議,並對伊朗實施嚴厲的制裁。他甚至曾對伊朗下最後通牒,要求其在兩個月內接受協議,縮減甚至全面終結核計劃。如果特朗普再次當選,他很可能重啟對伊朗的施壓,甚至可能採取更激進的行動。然而,中東地區的複雜性遠超想像,任何輕率的行動都可能引發更大的衝突。此外,特朗普對以色列的強烈支持,也可能加劇該地區的緊張局勢。他可能繼續推動以美關係的深化,並對巴勒斯坦採取更為強硬的立場。

總而言之,特朗普2.0的外交政策將充滿不確定性。他以「美國優先」為核心的理念,以及其獨特的談判風格,將深刻影響全球政治格局。無論是關稅政策、俄烏戰爭的處理,還是中東地區的局勢,都可能在特朗普的領導下發生重大轉變。國際社會需要密切關注特朗普的動向,並做好應對各種可能性的準備。他昭告天下,拜登的赦免令無效,也顯示了他對既有國際秩序的挑戰,以及其隨心所欲的行事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