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圍16歲少年墮樓身亡

香港天水圍近期接連發生青少年不幸事件,令人深感痛心。11月19日晚,年僅16歲的少年在天水圍T Town商場平台墮樓,送院後證實不治。警方初步調查,現場未有檢獲遺書,正調查其墮樓原因,列作「有人從高處墮下」處理。事件再次將青少年精神健康問題推向公眾視野,引發社會對相關議題的關注與討論。

近年來,香港青少年自殺率有上升趨勢,背後原因複雜,涉及學業壓力、家庭關係、人際關係等多個層面。根據香港01的報導,該名少年生前曾受生活問題所困,這或許是導致其最終選擇結束生命的關鍵因素之一。然而,僅僅歸咎於生活問題顯然不足以解釋青少年自殺的成因。現代社會的快速變遷,使得青少年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與挑戰。他們不僅要應對學業的競爭,還要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同時還要為自己的未來做出選擇。這些壓力積累起來,很容易讓他們感到迷茫、焦慮,甚至絕望。

除了外部壓力,青少年內在的心理健康狀況也至關重要。許多青少年缺乏有效的應對壓力的方法,無法及時尋求幫助。他們可能因為害怕被 stigmatize(污名化)而不敢向家人、朋友或專業人士傾訴自己的困境。此外,社會對精神健康的重視程度仍然不足,許多人對精神疾病存在誤解,這也阻礙了青少年尋求幫助的意願。值得注意的是,類似的悲劇並非個案。根據香港01的另一篇報導,今年年初,天水圍天晴邨也發生過17歲少年在家中上吊自殺的事件。而更早之前,天瑞邨也曾發生15歲男生校內墮樓亡的事件。這些事件的發生,無不警示我們,青少年精神健康問題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面對青少年精神健康危機,社會各界需要共同努力,從多個方面入手,為青少年提供更全面的支持與幫助。首先,學校應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對精神疾病的認識,鼓勵他們及時尋求幫助。其次,家庭應營造溫馨、和諧的氛圍,多與孩子溝通,了解他們的想法與感受。同時,社會應破除對精神疾病的偏見,營造一個包容、友善的環境,讓青少年敢於表達自己的情緒,尋求專業的幫助。此外,政府應加大對精神健康服務的投入,增加心理諮詢師的數量,提高服務的可及性。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個完善的預警機制,及早發現有潛在風險的青少年,並提供及時的干預。珍惜生命,關愛青少年,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若身邊有朋友或家人感到困擾,請伸出援手,給予他們支持與鼓勵,讓他們知道自己並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