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稱讚「對等關稅」降低通脹

在國際貿易的複雜棋局中,關稅政策一直是各國政府影響經濟的重要手段。近期,美國前總統特朗普頻頻就關稅議題發聲,並在社群媒體上大讚其主導的「對等關稅」政策,聲稱其生效後美國通脹正在下降。然而,這一觀點引發了廣泛討論,專家們對此政策的實際效果以及特朗普政府的政策轉變原因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特朗普的「對等關稅」政策,旨在對進口美國的商品徵收與其出口到美國的商品關稅相等的關稅,以此作為回應其他國家貿易保護主義措施的手段。他聲稱,儘管普遍擔憂關稅會導致物價上漲和市場震盪,但這些關稅實際上使美國經濟受益。特朗普的發言,無疑是試圖為其過去的貿易政策辯護,並強調其對美國經濟的正面影響。然而,這種觀點與許多經濟學家的分析結果相悖。

事實上,關稅對經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並非簡單的利好或利空。一方面,關稅可以保護國內產業,提高其競爭力,並增加政府收入。另一方面,關稅也會提高進口商品的價格,增加企業的生產成本,最終可能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導致物價上漲。此外,關稅還可能引發貿易報復,導致國際貿易摩擦加劇,損害全球經濟的穩定。正如Yahoo財經報導,摩根大通前首席全球策略師Marko Kolanovic預測,隨著金融市場自由落體式下跌,特朗普可能即將收回部分關稅,這暗示了關稅政策的潛在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近期在關稅政策上的態度出現了明顯的轉變。他表示,4月2日的關稅措施可能會更加寬鬆而非對等,甚至暗示會對某些商品給予豁免。這一轉變被視為特朗普對其貿易政策失敗的承認。點新聞指出,特朗普豁免90天的關稅,股債匯繼續三殺,基本可以確定特朗普一手發動的對等關稅大戰慘敗。他不得不重新啟用專業人士,例如財政部長,以尋求更為務實的解決方案。此外,BBC的報導也指出,特朗普對iPhone的關稅政策調整,標誌著貿易戰的重大退讓。

更深層次的原因,可能與美國國內經濟形勢以及即將到來的總統大選有關。高通脹、經濟衰退的風險以及選民對貿易戰的負面影響日益增強,迫使特朗普不得不調整其貿易政策,以期改善經濟狀況,提升其選情。香港經濟日報的報導顯示,特朗普的政策轉變也與他對某些產業的考量有關,例如他表示,如果採取對等的態度,對有些人來說是非常艱難的。

總而言之,特朗普對「對等關稅」的讚揚,以及其後續的政策轉變,反映了國際貿易環境的複雜性和政治考量的影響。關稅政策並非萬能藥,其效果取決於具體情況和政策的執行方式。在當前全球經濟充滿不確定性的背景下,各國政府應謹慎使用關稅工具,避免引發貿易衝突,並致力於維護全球貿易體系的穩定和繁榮。中美貿易戰的經驗表明,貿易保護主義並不能解決經濟問題,反而可能加劇全球經濟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