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指數暴跌300點!美團半成跌幅,阿里跌3.6%」

香港股市近期波動加劇,恒生指數的表現備受關注。在經歷了連日上漲後,市場情緒出現逆轉,跌勢擴大。多項因素共同作用,導致了這輪下跌,其中科技股和內需股的表現尤為引人注目。

近期,恒生指數的跌幅不斷擴大,在4月6日更一度跌破2萬點大關,最終收報19828點,跌幅高達3021點,創下歷史最大單日跌幅。此前,在3月30日,恒指也曾跌逾400點。與此同時,恒生科技指數也受到拖累,跌幅顯著。這種下跌趨勢與此前市場的樂觀預期形成鮮明對比。在3月7日,恒指曾創下近三年高點,全周累升1289點,顯示出強勁的上升勢頭。然而,這種勢頭未能持續,市場迅速轉變為下跌格局。

影響恒生指數下跌的因素眾多。首先,全球經濟形勢的不確定性對市場情緒產生了負面影響。美國通脹數據的公布,以及歐盟推出反制美國關稅措施等事件,加劇了市場的擔憂。其次,個別權重股的表現不佳也對恒指造成了拖累。阿里巴巴(9988)和美團(3690)等科技巨頭的股價下跌,直接影響了恒指的整體表現。根據香港01的報導,在4月6日,阿里巴巴跌幅高達16%,美團跌逾13%。此外,騰訊(0315)和小米(1810)等其他科技股也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值得注意的是,儘管科技股整體表現疲軟,但部分汽車股仍然保持上漲趨勢,例如吉利(0175)和比亞迪(1211)等。然而,這些上漲的汽車股未能抵消科技股下跌帶來的負面影響。在3月12日,美團和阿里巴巴均跌逾3%。

值得關注的是,阿里巴巴在今年首季表現亮眼,累升55.3%,表現最佳,但近期股價卻出現大幅下跌。這反映出市場對阿里巴巴未來發展前景的擔憂。根據singtao.ca的報導,阿里巴巴在首季的累升幅度領先藍籌股,但其後續的表現卻不容樂觀。此外,北水資金的流向也對港股的走勢產生了影響。在3月12日,北水轉淨入262億元,但未能阻止恒指的下跌。這表明,即使有資金流入,也無法完全抵禦市場的負面情緒。在3月24日,美團的股價也出現下跌,收報158.8元。

總體而言,恒生指數的近期下跌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全球經濟形勢的不確定性、權重股的表現不佳以及市場情緒的轉變,都對恒指造成了負面影響。儘管部分汽車股表現良好,但未能阻止整體下跌趨勢。未來,恒生指數的走勢仍存在不確定性,投資者應密切關注市場動態,謹慎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