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財長:90日內或難與主要夥伴達成貿易協議

美國財長耶倫近期表示,與主要貿易夥伴達成新的關稅協議所需的時間,可能比原先預期的90天更長。這項言論暗示了美國在調整全球貿易關係方面面臨的複雜性,以及與中國之外的其他14個大型貿易夥伴進行談判的挑戰。在全球貿易緊張局勢持續升溫的背景下,耶倫的發言引發了市場對未來貿易政策走向的關注,並對全球經濟產生潛在影響。

美國與主要貿易夥伴的關稅談判,並非單純的雙邊問題,而是涉及多方利益的複雜博弈。特朗普政府時期發動的對華貿易戰,不僅對中美雙方造成了經濟損失,也擾亂了全球供應鏈,並引發了其他國家對貿易保護主義的擔憂。儘管拜登政府上任後,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與中國的貿易關係,但整體上仍維持了高關稅政策,並積極尋求與其他貿易夥伴達成新的協議,以重建美國在全球貿易中的領導地位。然而,正如耶倫所指出的,與14個大型貿易夥伴進行談判,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因為每個國家都有其自身的利益訴求和國內政治考量。

目前,美國對中國的關稅稅率仍然很高,部分商品甚至超過100%。儘管美國財政部表示,不希望看到對華關稅超過145%,但這也反映出美國政府在貿易政策上仍然保留了強硬的選項。與此同時,中國也採取了反制措施,對美國商品加徵關稅。這種關稅戰不僅增加了企業的生產成本,也抑制了國際貿易的增長。例如,近期美國對中國汽車產品加徵25%關稅,以及中國對美國商品加徵125%關稅,都對相關產業造成了衝擊。此外,中美貿易戰也引發了全球供應鏈的重塑,許多企業開始尋求多元化的供應來源,以降低對單一國家的依賴。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與其他貿易夥伴的關稅談判,也面臨著諸多挑戰。例如,歐盟對美國的鋼鋁關稅採取了反制措施,並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的進程。此外,一些發展中國家也對美國的貿易政策表示不滿,認為美國的保護主義措施阻礙了它們的經濟發展。在全球貿易體系日益碎片化的背景下,美國要與主要貿易夥伴達成新的關稅協議,需要展現出更大的靈活性和合作精神,並充分考慮各方的利益訴求。如果美國無法在短期內與主要貿易夥伴達成協議,可能會加劇全球貿易緊張局勢,並對全球經濟造成更大的衝擊。近期恒生指數的跌幅擴大,以及美團和阿里巴巴的股價下跌,也反映了市場對貿易政策不確定性的擔憂。

總而言之,美國財長耶倫的發言表明,美國在調整全球貿易關係方面面臨著巨大的挑戰。與主要貿易夥伴達成新的關稅協議,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並充分考慮各方的利益訴求。在全球貿易緊張局勢持續升溫的背景下,美國政府需要謹慎權衡各方面的因素,並採取務實的態度,以避免進一步加劇貿易衝突,並維護全球經濟的穩定和繁榮。中美貿易戰的持續,以及美國與其他貿易夥伴的關稅談判,都將對全球貿易格局產生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