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TikTok用戶近期正面臨一波來自中國大陸網紅的影片「洗版」,這些影片的核心訊息是教導美國消費者如何繞過前總統川普時代所施加的懲罰性關稅,直接從中國「世界工廠」採購商品。此現象不僅引發了對貿易政策的討論,也凸顯了社群媒體在跨境消費行為中的影響力。
自川普政府開始對進口自中國的商品徵收關稅以來,美國消費者便承受了部分商品價格上漲的壓力。這些關稅旨在減少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並促使企業將生產線遷回美國。然而,中國網紅在TikTok上發布的影片,巧妙地利用了電商平台的便利性,鼓勵美國消費者直接從中國工廠或電商平台(如Temu、Shein等)購買商品,藉此規避關稅成本。影片內容通常會展示如何找到價格更低的商品,以及如何透過跨境電商平台進行購買,甚至直接提供工廠聯絡方式,宣稱可以省下大筆金錢。
這種「工廠直營」的模式,實際上是利用了跨境電商的特殊性。傳統的進出口貿易需要經過多層次的代理商和分銷商,每一層都會增加成本。而跨境電商平台則可以將消費者直接與生產者聯繫起來,減少中間環節,從而降低價格。然而,這種模式也存在一些風險,例如商品品質參差不齊、售後服務困難、以及可能存在的假冒偽劣商品等問題。此外,直接從中國購買商品也可能涉及隱藏的運輸成本和潛在的智慧財產權侵權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政府對於這種繞關稅的行為並非完全不知情。儘管TikTok本身受到美國政府的審查,但平台上大量出現的繞關稅影片仍然引起了關注。目前,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CBP)正在加強對跨境電商包裹的檢查,以確保進口商品符合相關法規,並繳納應付的關稅。此外,美國政府也正在考慮採取更嚴厲的措施,例如對跨境電商平台徵收關稅,或要求平台負責篩選和驗證商品的來源和品質。路透社的報導也指出,中國政府因美國關稅問題,拒絕批准TikTok在美資產的分拆交易,顯示了中美貿易關係的複雜性。
總而言之,中國網紅在TikTok上發布的「工廠直營」影片,反映了美國消費者對高關稅的不滿,以及對更低價格商品的需求。這種現象不僅對中美貿易關係產生了影響,也對跨境電商行業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美國政府需要採取更有效的措施,平衡消費者利益、保護國內產業、以及維護公平的貿易環境。同時,消費者也應提高警惕,謹慎選擇跨境電商平台,並注意商品的品質和售後服務,避免因貪圖便宜而遭受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