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務部長近期宣布,針對中國進口電子產品的關稅調整方案預計將在一個月內推出,而針對藥品的關稅調整則預計在兩個月內出台。此舉正值中美貿易摩擦持續升溫之際,再次引發全球關注。美國此項關稅政策的調整,不僅將影響兩國之間的貿易關係,更可能對全球經濟產生深遠影響。
美國對華關稅政策的演變,可以追溯到特朗普政府時期發起的貿易戰。最初,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對進口鋼鐵和鋁材徵收關稅,隨後擴大到涵蓋數百億美元的中國商品。此後,關稅稅率不斷提升,甚至一度高達145%,對中國經濟造成一定衝擊。儘管拜登政府上任後,對部分關稅進行了審查,但整體而言,高關稅政策仍未得到根本性改變。近期,美國政府再次宣布將調整關稅政策,顯示其對華貿易態度依然強硬。根據香港01的報導,此次關稅調整將涵蓋智能手機、手提電腦、硬碟、晶片等電子產品,這意味著iPhone等熱門產品也可能受到影響,儘管目前暫時逃過一劫。
此次關稅調整的背景,與美國國內政治和經濟因素密切相關。美國政府希望通過提高關稅,迫使中國改變貿易行為,減少貿易逆差,並促進美國本土產業的發展。此外,美國還希望通過關稅手段,解決與中國在知識產權保護、市場准入等方面的爭端。然而,這種單邊主義的貿易政策,不僅未能有效解決問題,反而加劇了貿易摩擦,對全球經濟造成了負面影響。Yahoo財經指出,中國已對美國進口商品採取反制措施,對所有原產美國商品加徵34%關稅,這將進一步升級貿易戰,並可能引發全球經濟衰退的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藥品關稅的調整,將對美國國內藥價和醫療保健體系產生重大影響。特朗普政府一直主張降低藥品價格,而徵收藥品關稅被視為一種可能的手段。然而,藥品關稅也可能導致藥品供應短缺,增加患者的醫療負擔。明報財經網的報導顯示,特朗普表示藥品關稅很快就會宣布,但細節尚未公布。通化東寶等中國製藥企業則表示,目前並無出口美國的產品,因此受影響不大。etnet經濟通的報導也指出,此舉被視為美國對等關稅的延伸,旨在推動製藥企業將生產鏈轉移至美國本土。
面對美國不斷變化的關稅政策,中國政府也採取了積極的應對措施。除了對等加徵關稅外,中國還加強與其他國家的貿易合作,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並積極發展國內市場。白明委員表示,中國通過對等增加進口美國產品的關稅來進行反制,不僅平衡了貿易關係,還促使國內企業尋找其他市場。此外,中國還將繼續深化改革開放,優化營商環境,吸引外資,提升自身經濟的競爭力。
總而言之,美國商務部長宣布的電子產品和藥品關稅調整方案,是中美貿易戰持續升溫的又一信號。此舉不僅將影響兩國之間的貿易關係,更可能對全球經濟產生深遠影響。面對複雜的國際貿易環境,各國應秉持開放、合作、共贏的原則,通過對話協商解決爭端,共同維護全球貿易體系的穩定和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