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各國正積極討論設立一項聯合國防基金,旨在提升歐洲的國防能力,同時減輕成員國因國防支出而產生的債務壓力。在俄烏戰爭持續,以及美國對歐洲安全承諾不確定的背景下,此舉不僅反映了歐盟加強自主防衛的決心,也體現了其在複雜地緣政治環境下的務實策略。
近年來,歐洲各國面臨著日益嚴峻的安全挑戰,包括來自俄羅斯的潛在威脅、恐怖主義以及網路攻擊等。然而,許多歐盟成員國的財政狀況並不允許大幅增加國防預算,尤其是在高負債國家,增加國防開支往往會加劇債務危機。為了解決這一困境,智庫「布魯蓋爾」(Bruegel)提出了設立「歐洲防禦機制」(European Defence Mechanism, EDM) 的提案,為歐盟財長們提供了新的思路。
此項提案的核心在於建立一個共同的國防基金,該基金將負責採購和擁有國防裝備,並向成員國收取使用費。這種模式的優勢在於,成員國可以共享國防資源,降低單個國家的採購成本,同時避免直接增加國家債務。根據報導,這項基金的運作方式將仿照歐元區紓困基金,透過共同籌資來減輕成員國的財政負擔。例如,高負債國家可以透過支付使用費來獲得必要的國防裝備,而無需承擔額外的債務。這不僅有助於提升歐洲的整體防禦能力,也有利於維持財政穩定。
設立國防基金的另一個重要考量,是減少歐洲對美國軍事支援的依賴。長期以來,歐洲在安全防禦方面高度依賴美國,但美國國內政治的變化以及對外政策的調整,使得歐洲對美國的承諾產生了疑慮。因此,加強歐洲自身的國防能力,成為歐盟各國的共識。透過共同國防基金,歐盟可以逐步建立起獨立自主的國防體系,提升在國際事務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經濟日報指出,此舉也旨在「嚇阻俄國侵略」,強化歐洲的安全保障。
目前,歐盟財長們正在就該基金的具體細節展開深入討論,包括資金來源、裝備採購、使用費的計算方式以及基金的管理機制等。儘管細節仍有待敲定,但各國財長普遍對此提案持正面態度。中央廣播電臺報導,這項基金將成為解決高負債國家擔憂的一種方式,因為支付設備費用而產生的債務將記在「歐洲防禦機制」而非各國的帳面上。這將有效緩解成員國的債務壓力,並為增加國防支出提供更大的空間。
總而言之,歐盟設立國防基金的舉措,是應對複雜國際局勢和自身安全挑戰的積極嘗試。透過共同籌資、共享資源和減輕債務負擔,歐盟有望提升自身的國防能力,減少對外部的依賴,並在國際舞台上發揮更重要的作用。這項提案不僅具有戰略意義,也體現了歐盟在追求安全自主和財政穩定的務實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