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關報關系統近期出現技術故障,一度導致無法徵收關稅,此事件凸顯了全球貿易體系對技術穩定性的高度依賴,以及美國在貿易戰中頻繁調整關稅政策所帶來的潛在風險。這起故障不僅影響了美國政府的稅收,也讓進口商面臨不確定性,更在國際貿易領域投下了一顆震撼彈。
美國總統特朗普自上任以來,一直積極推行保護主義貿易政策,對多個國家和地區徵收關稅,試圖改善美國的貿易逆差,並促進國內產業的發展。然而,這些政策也引發了全球貿易緊張局勢,並引發了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反制措施。近期,特朗普政府宣布對進口商品徵收新一輪關稅,但就在關稅政策即將生效之際,美國海關的報關系統卻出現了故障。根據香港01的報導,這次系統故障持續了約10小時,導致美國政府無法徵收新上路的關稅。自由財經也指出,為了避免貨物流動中斷,海關建議進口商先提交貨物放行文件,待系統修復後再補交財務文件。
此次故障的影響範圍廣泛,不僅包括已在運輸途中的中國貨物,也涵蓋了特朗普暫緩徵收對等關稅90天國家的貨物,如World Journal所報導。這意味著,美國政府在一段時間內將無法從這些貨物中收取關稅,這對於特朗普政府試圖通過關稅政策來增加財政收入的目標造成了阻礙。更重要的是,這起事件暴露了美國海關系統在應對大規模關稅調整方面的脆弱性。在頻繁變動的關稅政策下,海關系統需要具備快速適應和處理大量數據的能力,而這次故障表明,美國海關系統在這方面仍有待加強。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的關稅政策也引發了其他國家的強烈反彈。人民日報批評美國大搞「關稅訛詐」,是多邊貿易體制的最大破壞者。BBC也指出,特朗普政府頻繁濫用關稅手段,嚴重違反了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損害了國際貿易秩序。此外,專家也警告,特朗普對中國猛徵145%關稅將切斷美中之間的貿易,對全球經濟造成負面影響。甚至有美國商會考慮就對等關稅問題控告特朗普政府,認為其動用《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來為關稅找理由是違憲的行為,如Yahoo 財經所報導。
目前,美國海關系統已恢復正常,但這起故障事件仍然值得警惕。它提醒我們,全球貿易體系是一個複雜的網絡,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對整個體系產生影響。美國政府在推行貿易政策時,需要充分考慮到技術穩定性和國際合作的重要性,避免採取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措施,以免對全球經濟造成更大的損害。同時,各國也應加強合作,共同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的穩定和發展,促進全球經濟的繁榮。TVBS新聞網也報導了此事件,並指出白宮正在與各國進行接觸,試圖達成協議,但談判進展緩慢,顯示出解決貿易爭端並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