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與中國之間的關稅戰持續延燒,近日亞馬遜(Amazon)取消多個來自中國及其他亞洲國家的商品訂單,引發供應商的擔憂與市場的關注。此舉被視為美國電商巨頭試圖降低受關稅政策影響風險的策略,也反映出全球貿易環境的緊張局勢。
自2018年以來,美國與中國之間的貿易摩擦不斷升級,雙方互相加徵關稅,導致全球供應鏈受到衝擊。美國前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發動的關稅戰,旨在減少美國對中國商品的貿易逆差,並迫使中國改變其貿易慣例。然而,這項政策也對美國企業和消費者造成了負面影響,提高了進口成本,並擾亂了全球貿易秩序。彭博社的報導指出,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策略師在評論關稅政策時,曾隱去部分報告內容,顯示出金融市場對關稅戰的敏感性與謹慎態度。
亞馬遜此次取消訂單的範圍涵蓋多種商品,包括沙灘椅、滑板車、冷氣機等。香港01、Yahoo財經、以及Hong Kong Economic Times等媒體均報導了此消息,並引述彭博社的消息來源。取消訂單的影響不容小覷,部分供應商被迫「硬啃」,承受了訂單取消帶來的損失。一些中國賣家計劃加價或退出美國市場,而美國的零售商則陷入恐慌情緒。這不僅影響了相關產業的生產和銷售,也可能導致消費者面臨更高的價格和更少的選擇。
值得注意的是,亞馬遜此舉並非孤立事件。在過去的幾年中,許多跨國企業都曾因關稅戰而調整其供應鏈策略,尋求多元化的供應來源,以降低風險。然而,建立新的供應鏈需要時間和成本,對於許多中小企業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此外,關稅戰也加劇了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抑制了投資和貿易活動。根據優分析UAnalyze的報導,亞馬遜不僅取消了來自中國的訂單,也取消了其他亞洲國家的訂單,顯示出其降低風險的決心。而TVB新聞則指出,美國部分零售商對此感到擔憂,認為關稅政策難以理解。
關稅戰的長期影響仍然不明朗。儘管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政府對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進行了一些調整,但整體而言,關稅戰的遺留問題仍然存在。全球經濟正處於一個複雜的時期,面臨著通膨、地緣政治緊張以及供應鏈中斷等多重挑戰。亞馬遜取消訂單的事件,無疑為這場貿易戰增添了新的變數,也提醒我們全球貿易的脆弱性。未來,各國政府和企業需要加強合作,尋求解決方案,以維護全球貿易的穩定和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