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老舊唐樓的維修問題再次引起關注。近日,九龍城南角道一棟唐樓單位發生石屎剝落事件,一名9歲男童在睡房內不幸「中頭獎」,頭部受傷送院。事件不僅凸顯了老舊樓宇的潛在危險,也引發了市民對樓宇維修責任的討論。類似事件並非首次發生,過去亦曾有士美菲路及土瓜灣劏房單位出現石屎剝落的情況,顯示香港老舊樓宇的結構安全問題不容忽視。
九龍城南角道25至27號的唐樓單位,在7月10日晚間約8時50分發生意外。據報導,睡房的天花石屎突然剝落,擊中正在房間內的9歲男童。救護人員迅速趕到現場,為男童進行包紮,所幸男童清醒,並在家人陪同下送往醫院接受進一步治療。事件發生後,男童的父親對業主未能妥善處理樓宇修葺問題表示強烈不滿,認為這是導致意外發生的直接原因。這也反映出,許多老舊樓宇的維修工作長期延遲或未得到充分執行,存在著嚴重的安全隱患。
香港的唐樓多數建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樓齡已相當高,許多樓宇的結構老化,出現石屎剝落、牆身裂縫等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了居住者的生活品質,更對他們的生命安全構成威脅。然而,由於業主與租客之間的權益衝突、維修費用分攤問題等因素,許多老舊樓宇的維修工作難以順利進行。根據《建築物條例》,業主有責任確保其建築物的安全,但實際執行上卻存在諸多困難。政府雖然有強制驗樓制度,但對於驗樓後發現的問題,如何有效督促業主進行維修,仍然是一個挑戰。
除了九龍城的事件,過去也曾發生過類似的事故。例如,2016年土瓜灣龍圖街的劏房單位,一名9歲女童在準備上學時,被天花石屎擊傷。2024年初,士美菲路美新大廈也發生睡房石屎剝落事件,幸好94歲的戶主未有受傷。這些事件都警示我們,老舊樓宇的維修問題刻不容緩。除了加強政府的監管力度,更需要提高業主和租客的維修意識,共同努力改善老舊樓宇的安全狀況。政府可以考慮提供更多經濟援助,鼓勵業主進行樓宇維修,同時也應加強對租客的權益保障,確保他們能夠在安全舒適的環境中生活。
總而言之,九龍城南角道唐樓單位石屎剝落事件,再次敲響了老舊樓宇維修的警鐘。這不僅僅是一個個案,而是香港普遍存在的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政府、業主和租客共同努力,加強樓宇維修,確保市民的生命安全。透過更完善的法規、更有效的監管和更積極的維修行動,才能讓香港的老舊樓宇煥發新生,為市民提供更安全、更舒適的居住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