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白宮正在積極評估一項由15個國家提出的關稅協議提案,並已在與部分國家就細節達成初步共識。此舉正值全球貿易形勢複雜多變之際,尤其是在前總統特朗普時期發起的關稅戰遺留下的影響尚未完全消散的情況下。特朗普政府對多個國家和地區實施的關稅措施,不僅擾亂了全球供應鏈,也對世界經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如今,拜登政府試圖通過新的協議來調整關稅政策,以期改善美國的貿易關係,並促進經濟增長。
特朗普時代的關稅政策,其核心理念是通過提高進口商品的關稅,來保護美國國內產業,並減少貿易逆差。然而,這一策略的實際效果卻備受爭議。一方面,關稅的確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部分美國本土產業,使其免受外國競爭的衝擊。另一方面,關稅也導致了進口商品價格上漲,增加了美國企業和消費者的成本,並引發了其他國家採取報復性關稅措施,最終演變成一場全面的貿易戰。例如,特朗普政府曾對中國商品加徵高額關稅,導致中國也對美國商品實施反制,雙方貿易關係急劇惡化。根據香港經濟日報的報導,特朗普曾表示美國對中國的總關稅率高達54%,而中國對美國的關稅則為67%。這種關稅壁壘不僅阻礙了雙邊貿易,也對全球經濟增長造成了負面影響。
目前,拜登政府正在嘗試調整特朗普時代的關稅政策,尋求更為平衡和有效的貿易策略。白宮經濟顧問哈塞特表示,美國正在考慮15個國家提出的關稅協議提案,並已接近與其中一些國家達成協議。這表明美國政府有意願與其他國家展開談判,以降低關稅壁壘,促進貿易自由化。然而,要達成全面的關稅協議並非易事,因為各國在貿易利益和政策目標上存在差異。此外,美國國內也存在不同的聲音,一些人支持維持高關稅,以保護美國國內產業,而另一些人則認為應該降低關稅,以促進貿易和經濟增長。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在近期也重申了他對關稅的強硬立場,並暗示如果再次當選總統,可能會重新實施高關稅政策。
除了關稅問題,拜登政府還面臨著其他多重挑戰,包括國內的反戰示威擴大、通脹持續高企以及烏克蘭戰爭的持續。這些問題都對美國的經濟和政治形勢產生了不利影響。在這種複雜的背景下,拜登政府需要謹慎權衡各方面的因素,制定出既能保護美國利益,又能促進全球貿易和經濟增長的貿易政策。正如香港01的報導所指出的,拜登政府能否扭轉當前的惡劣形勢,將取決於其能否有效應對這些挑戰,並贏得國內外的支持。總而言之,美國的關稅政策調整,不僅關乎美國自身的經濟利益,也將對全球貿易格局產生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