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音個展「Lili Deli 麗麗食品」於北美館盛大開幕,展覽以獨特的視角切入日常飲食消費的議題,引起廣泛關注。本次展覽不僅是2022年臺北獎首獎得主黃麗音的個人成果展現,更是一次對現代消費文化的反思與解構。透過擬仿店舖的形式,藝術家將現成物、多媒材雕塑、聲音裝置、攝影等元素巧妙組裝,在展場空間堆砌出日常飲食消費的微景觀,引發觀者對自身消費行為的深刻思考。
展覽名稱「Lili Deli 麗麗食品」本身就帶有反諷意味,藝術家黃麗音以食品包裝紙作為主要創作媒材,將吃完食物後所留下的各種包裝紙層層疊疊、錯落有致地拼貼在木板上。這些原本應被丟棄的剩餘材料,不僅記錄了藝術家數年的生活足跡,更象徵著現代社會大量消費所產生的龐大垃圾量。透過這種方式,黃麗音將日常生活中被忽略的細節放大,提醒人們關注消費背後的環境成本與資源浪費。展覽現場更設置了「The Tower of Freebies 廢比塔計劃」,鼓勵觀眾攜帶家中陳年贈品,共同堆砌出華麗塔樓,賦予這些被遺忘的物品重生的機會,也進一步強調了對消費主義的反思。
黃麗音的創作並非單純的批判,而是更進一步的探索與解構。她關注的並非僅僅是消費行為本身,而是消費行為背後所隱含的文化、社會與個人心理。透過對食品包裝紙的收集與拼貼,她試圖呈現一種視覺上的豐富與複雜,也暗示了現代人生活中的多樣性與矛盾性。此外,展覽中還融入了聲音裝置與攝影作品,進一步強化了展覽的敘事性與感染力。例如,透過播放食品廣告的聲音,藝術家試圖喚起人們對消費記憶的共鳴,並引導觀者思考廣告對消費行為的影響。而攝影作品則捕捉了日常飲食消費的瞬間,呈現了現代社會快節奏的生活方式。
本次展覽的意義不僅在於展現了黃麗音的藝術才華,更在於它所提出的議題具有重要的社會價值。在現代社會,消費主義盛行,人們往往沉溺於物質的追求,而忽略了對環境的保護與對自身需求的思考。黃麗音的「Lili Deli 麗麗食品」展覽,恰恰是對這種現象的一種警醒。它提醒人們,消費並非生活的全部,更重要的是要關注消費背後所隱含的價值觀與倫理道德。透過對日常飲食消費的微觀觀察,黃麗音引導觀者重新審視自身的生活方式,並思考如何建立一種更加可持續與有意義的生活。未來,或許可以期待更多藝術家以獨特的視角關注社會議題,透過藝術的力量推動社會的進步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