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航客機偏離跑道中心線30米 起飛前撞毀指示燈

近期,全球民航安全事件頻傳,不僅美國聯合航空發生班機異常驟降釀傷事件,日本航空也接連出現狀況。更令人關注的是,日本羽田機場於2025年4月9日再次發生日本航空客機在滑行過程中撞擊跑道指示燈的事件。這起事故雖然並未造成人員傷亡,但再次敲響了民航安全警鐘,引發了對機場滑行安全、機組人員操作以及航空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深入思考。

日航客機事故頻發:安全隱憂浮現

根據ETtoday新聞雲的報導,這起事故發生在原定飛往北九州的日本航空客機準備起飛時,機輪滑行過程中偏離跑道中心線約30公尺,並撞擊了跑道指示燈。TVB News也報導了此事件,強調事故中74名乘客平安無事。值得注意的是,這並非日本航空近期首次發生類似事件。回顧2024年1月2日,羽田機場就曾發生日本航空516號班機與海上保安廳飛機相撞的嚴重事故,造成海上保安廳飛機上5名乘員遇難,凸顯了羽田機場乃至日本民航安全的潛在風險。維基百科的相關條目詳細記錄了該起事故的經過,以及日本航空在事件後所做的應對。

更令人擔憂的是,僅僅兩個月前,2025年2月6日,一架日本航空客機在西雅圖-塔科馬國際機場滑行時,也意外撞上了停放在機場的達美航空客機尾部,顯示日本航空的飛行安全問題並非個案,而是可能存在系統性的隱憂。這些事件的頻繁發生,不禁讓人質疑日本航空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否需要進一步加強,以及機組人員的操作訓練是否需要更嚴格的標準。

滑行安全:機場管理的關鍵環節

機場滑行是飛機從停機位移動到跑道或從跑道返回停機位的過程,是飛行過程中風險較高的階段之一。Rti中央廣播電臺的報導指出,羽田機場2024年1月2日的事故報告書認為,機首部分未被壓壞並維持形狀,是乘客得以成功逃生的關鍵因素。這也間接說明了滑行過程中,飛機的結構完整性對於應對突發狀況至關重要。

為了提升滑行安全,機場管理部門需要採取多項措施。首先,必須確保跑道和滑行道的標識清晰明確,並定期進行維護和檢查,以確保其功能正常。其次,需要建立完善的滑行指揮系統,通過有效的無線電通訊和地面引導,確保飛機按照規定的路線滑行。此外,還需要加強對空中交通管制員和地面工作人員的培訓,提高他們對滑行安全風險的識別和應對能力。

波音效應與航空安全:全球性的挑戰

除了日本航空自身的安全問題外,近期全球民航安全事件的頻發,也與波音公司的質量問題密切相關。MSN新聞報導了聯合航空班機異常驟降釀6傷的事件,這再次引發了對波音飛機安全性的質疑。波音飛機的質量問題不僅影響了其自身的安全記錄,也對整個航空產業的安全造成了潛在的威脅。

面對全球性的航空安全挑戰,各國政府和航空企業需要加強合作,共同制定更嚴格的安全標準和監管措施。同時,也需要加大對航空技術的研發投入,開發更安全可靠的飛行設備和系統。星宇航空的事件也提醒我們,機師的訓練和管理至關重要,必須確保機師具備足夠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並嚴格遵守操作規程。

總而言之,近期發生的多起民航安全事件,包括日本航空客機的事故,都警示我們,航空安全絕不能鬆懈。只有通過不斷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強人員培訓、提升技術水平以及加強國際合作,才能有效降低航空安全風險,確保乘客的生命安全。未來,我們需要持續關注航空安全領域的發展動態,並積極應對可能出現的挑戰,為構建更安全可靠的民航體系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