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肉市集」將於4月12日至13日登陸台中文心森林公園,這場以蔬食為主題的大型市集,預計吸引來自台灣各地及亞洲多國的250個攤位參與,掀起一波綠色浪潮。這不僅僅是一個美食饗宴,更代表著一種對健康、環境友善和動物福利的價值觀。無肉市集自2019年開始,便致力於推廣蔬食生活,透過巡迴市集的方式,將這股新意識帶到台灣各地,並吸引越來越多人加入。
無肉市集之所以能受到歡迎,在於它打破了傳統對素食的刻板印象。創辦人呂虹璇曾表示,市集各攤位間有心照不宣的默契,料理都往同個方向走:做出讓葷食者也難以分辨是素食的美味佳餚。「葷食者才是世界最大宗的飲食人口,我們要做出讓葷食者也喜歡的素食」,這句話道出了無肉市集的核心理念——用「好吃」突破同溫層,讓更多人願意嘗試蔬食,進而改變飲食習慣。透過精緻的烹調和創新的食材運用,無肉市集成功地將素食從一種「限制」轉變為一種「享受」。
除了美食之外,無肉市集也積極推廣健康的生活方式。在4月12日當天,市集將舉辦瑜珈活動,讓參與者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也能舒緩身心,感受運動的樂趣。此外,無肉市集也注重與在地社群的連結。例如,2021年的最終場活動便與天元扶輪社合作,結合蔬食主題,共同推廣健康飲食和公益活動。這種跨界合作不僅豐富了市集內容,也擴大了其影響力。從最早期的台灣巡迴,到現在邀請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等亞洲國家的攤位參與,無肉市集正逐步發展成為一個國際性的蔬食平台。
無肉市集並非單純的商業活動,更是一種生活態度的展現。新書《無肉市集》的作者張芷睿,原本也是一位無肉、無酒不歡的人,但透過蔬食生活,她不僅改善了健康狀況,也對環境和動物有了更深的認識。她將自己的經驗寫成書,希望能夠鼓勵更多人嘗試無肉生活,並將這股正能量傳遞出去。無肉市集所代表的,是一種對自身健康、對環境永續、對動物友善的責任感。
展望未來,無肉市集將持續擴大其影響力,不僅在台灣各地舉辦巡迴市集,也將積極參與國際蔬食活動,與更多國家和地區進行交流合作。隨著人們對健康和環境意識的提高,蔬食市場的潛力將持續增長。無肉市集將抓住這一機會,不斷創新和發展,為推廣蔬食生活做出更大的貢獻。同時,也期待更多人能夠加入無肉市集的行列,共同創造一個更健康、更永續、更友善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