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中國藥品徵收關稅 特朗普宣稱日收超155億

特朗普「對等關稅」全面生效:衝擊全球貿易,美國收穫20億美元

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日簽署行政令,全面實施「對等關稅」政策,於4月5日對所有進口美國商品徵收至少10%的關稅,並於4月9日進一步提高關稅,對中國的稅率甚至高達54%。此舉旨在報復其他國家對美國商品徵收的關稅,特朗普更興奮地表示,美國每日從關稅中收取近20億美元(155.3億港元),認為情況非常好。然而,這項政策的影響深遠,不僅可能引發全球貿易戰,也對各國經濟帶來了不確定性。

關稅政策的背景與目的

特朗普自上任以來,一直主張保護美國國內產業,並認為不公平的貿易協議導致了美國的貿易逆差。因此,他採取了一系列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包括對鋼鐵和鋁材徵收關稅,以及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此次「對等關稅」政策,是特朗普政府對其他國家採取報復性關稅的回應。根據特朗普的說法,這項政策旨在促使其他國家取消對美國商品的關稅,並創造一個更加公平的貿易環境。此外,特朗普還表示,這項政策將鼓勵企業將生產基地遷回美國,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強調此關稅政策將「非常寬鬆」,適用於所有國家,顯示其試圖以更廣泛的範圍施壓,以達成其貿易目標。

關稅政策的具體措施與影響

此次「對等關稅」政策的具體措施包括:從4月5日起,對所有進口美國商品徵收至少10%的關稅;從4月9日起,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34%的關稅,對台灣、瑞士、印度和韓國等國家和地區的進口商品也分別徵收32%、31%、26%和25%的關稅。這項政策的影響是多方面的。首先,它將提高進口商品的成本,導致美國國內物價上漲,增加消費者的負擔。其次,它將減少國際貿易,對全球經濟增長造成不利影響。第三,它將引發其他國家採取報復性措施,導致貿易戰升級。例如,中國已經表示將對美國商品採取對等報復措施。此外,特朗普還預告將對藥品、木材徵收關稅,這將進一步擴大關稅政策的影響範圍。路透社的報道指出,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執行全面新對等關稅政策,旨在對一系列國家徵收關稅,以平衡貿易。

關稅政策背後的考量與展望

特朗普政府實施「對等關稅」政策,除了貿易層面的考量外,也與其國內政治有關。在2024年總統大選前夕,特朗普希望通過保護美國國內產業,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以提升其支持率。此外,特朗普還希望通過關稅政策,迫使其他國家在貿易談判中做出讓步。然而,這項政策的風險也很高。如果貿易戰升級,將對全球經濟造成嚴重損害,美國自身也將受到波及。目前,國際社會對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普遍持批評態度。許多國家認為,這項政策違反了世界貿易組織(WTO)的規則,並對全球貿易體系造成了威脅。未來,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將如何發展,以及它將對全球貿易和經濟產生什麼樣的影響,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值得關注的是,一些分析師認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可能只是一種談判策略,他最終可能會與其他國家達成協議,取消或降低關稅。然而,如果談判失敗,貿易戰可能會進一步升級,對全球經濟造成更大的衝擊。

總而言之,特朗普的「對等關稅」政策是一項具有重大影響的貿易措施。它不僅可能引發全球貿易戰,也對各國經濟帶來了不確定性。雖然特朗普認為這項政策將為美國帶來經濟利益,但其風險也不容忽視。未來,國際社會需要密切關注特朗普政府的貿易政策,並採取適當的措施,以應對可能發生的貿易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