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期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旨在重振美國煤炭產業,提高煤炭產量。此舉不僅是為了兌現其競選承諾,更被視為其推動能源獨立、對抗中國在關鍵礦物領域壟斷地位的重要一步。在全球積極尋求減少碳排放的背景下,特朗普政府此項政策引發了廣泛關注與討論。
特朗普政府此項政策的推動,源於對美國能源產業現狀的擔憂。多年來,由於環保法規的日益嚴格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快速發展,美國煤炭產業逐漸衰落,大量煤礦關閉,煤炭工人失業。特朗普在競選期間就承諾要重振煤炭產業,恢復煤炭工人的工作機會,並提高美國的能源產量。此次簽署行政命令,正是其兌現承諾的重要舉措。根據香港01的報導,特朗普在白宮公布消息,強調重振採煤業以增加產量。
具體而言,特朗普的行政命令指示聯邦政府採取一系列措施來支持煤炭產業。路透社指出,這些措施包括拯救面臨停產風險的煤電廠,尤其是在美國電力需求自20年來首次上升的情況下。此外,特朗普還計劃指示內政部和能源部採取行動,擴大煤炭開採和使用規模。AASTOCKS.com的報導顯示,白宮表示特朗普將於下午3點簽署與能源相關的命令,旨在增加美國的能源產量。更進一步地,彭博社引述消息人士稱,特朗普預計將簽署一項行政命令,指示聯邦政府採取一連串措施重振煤炭產業,甚至尋求利用煤電為人工智能(AI)供能。
然而,特朗普政府的這一舉動也面臨著來自各方的質疑。在全球積極應對氣候變遷的背景下,增加煤炭產量顯然與全球遏抑碳排放的努力背道而馳。煤炭作為一種高碳排放的能源,其使用會加劇溫室效應,導致氣候變化。此外,特朗普政府此舉也被視為對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阻礙。儘管如此,特朗普政府認為,重振煤炭產業不僅可以增加能源供應,還可以創造就業機會,促進經濟增長。中央社CNA的報導指出,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的另一重要目的,是降低美國對外依賴,特別是降低對中國在關鍵礦物領域的依賴。美國希望通過提高國內礦物產量,包括煤炭,來確保國家能源安全,並抗衡中國在相關產業的壟斷地位。經濟日報的報導也提到,特朗普準備根據《國防生產法》,提供融資、貸款等投資,支持國內加工關鍵礦物和稀土元素,甚至可能包括煤炭在內。
總而言之,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重振煤炭產業,是其推動能源獨立、促進經濟增長和對抗中國壟斷地位的多重考量下的結果。儘管此舉引發了環保方面的擔憂,但特朗普政府堅信,重振煤炭產業對於美國的國家安全和經濟發展至關重要。這項政策的長期影響,以及其在全球氣候變遷背景下的可行性,仍有待進一步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