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中國渴望和談,但舉棋不定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近期頻頻就貿易議題發聲,尤其針對與中國的關係,他表示中國方面非常渴望達成協議,但卻苦於不知如何啟動談判程序。這一表態不僅引發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也再次將中美貿易關係置於聚光燈下。特朗普的言論與他過去的強硬貿易政策形成微妙對比,也暗示著未來中美關係可能出現新的變化。

特朗普在與韓國總統崔相穆的通話中,特別提及中國大陸,指出對方同樣希望達成協議,但問題在於「他們不知道如何開始」。他表示美國正在等待中國的來電,並對最終達成協議抱持樂觀態度。這番言論與他過去對中國的批評截然不同,似乎釋放出願意與中國展開談判的信號。然而,特朗普同時也強調,美國正在與許多其他國家進行貿易談判,這些國家都渴望與美國達成協議,暗示美國在國際貿易談判中掌握主動權。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的發言背景是其可能再次競選總統。他一直將貿易逆差視為美國經濟問題的根源,並主張通過關稅等手段來保護美國產業。此次強調中國的協議意願,或許也是為了在國內製造有利的談判氛圍,為未來可能的貿易談判做好鋪墊。此外,特朗普還傳出將下令擴大煤炭開採,尋求煤電為人工智能供能,重振化石燃料產業的舉措,這也反映了他對傳統能源產業的重視,以及對美國經濟自主性的追求。

然而,中美關係的複雜性遠非簡單的貿易協議可以解決。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吳心伯指出,北京認為在坐下來談判之前,必須先打一仗,因為是美方先挑起爭端。這反映了中方對美國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政策的不滿,以及對自身國家利益的堅定維護。中方認為,只有在美方改變其對華政策之前,任何形式的談判都難以取得實質性進展。因此,即使特朗普表達了與中國達成協議的意願,中方是否會主動與美方接觸,以及談判的具體內容和進程,仍然存在諸多不確定性。

此外,特朗普過去的貿易政策也給中美關係帶來了深刻的影響。他發動的貿易戰導致雙方關稅不斷上調,對全球經濟造成了負面影響。儘管特朗普聲稱關稅是為了平衡貿易逆差,但實際上卻對美國企業和消費者造成了損害。中國也採取了對等反制措施,對美國的農產品和其他出口商品徵收關稅,進一步加劇了貿易摩擦。目前,中國已對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採取回擊,展現了維護自身利益的決心。

總而言之,特朗普的最新表態雖然釋放了與中國達成協議的可能性,但中美關係的未來仍然充滿挑戰。雙方在貿易、科技、地緣政治等領域存在著深刻的結構性矛盾,這些矛盾並非短期內可以解決。要實現中美關係的穩定和發展,需要雙方展現政治智慧和務實態度,尋求共同利益,避免衝突,加強合作。在目前複雜的國際局勢下,中美雙方能否找到一個互利共贏的解決方案,將對全球經濟和國際秩序產生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