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政府近期宣布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引發全球貿易緊張局勢,也讓美國消費者對電子產品價格產生擔憂。尤其以蘋果公司(Apple)的iPhone為例,由於其生產鏈高度依賴中國,因此預計將受到關稅政策的直接影響。此消息一出,美國各地蘋果門市立刻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搶購潮,消費者擔心價格上漲,紛紛趕在加價前購買iPhone,展現了關稅政策對消費行為的快速反應。
美國政府的關稅政策,主要針對的是中國進口商品,旨在縮小貿易逆差,並促使企業將生產線遷回美國。然而,這項政策也無可避免地影響到依賴中國組裝的蘋果公司。分析師預估,關稅的加徵將導致iPhone的價格大幅上漲,甚至可能突破11萬美元的天價。面對如此高的漲幅,美國消費者自然感到焦慮,紛紛湧入蘋果門市搶購,希望以現有價格購入iPhone。根據《彭博社》的報導,上週末美國各地的蘋果門市都擠滿了顧客,呈現一片搶購熱潮。
除了消費者搶購iPhone之外,蘋果公司也積極採取措施應對關稅風險。據《印度時報》指出,蘋果公司在三月底緊急出貨,將一批在印度生產的iPhone運回美國,試圖規避川普總統四月初公布的關稅。此外,蘋果公司也趕在關稅正式宣布前,將印度的一批庫存運回美國,以維持產品的價格穩定。這些舉動顯示,蘋果公司對關稅政策的影響高度重視,並積極尋求應對方案。值得注意的是,蘋果公司目前並未計畫提高印度和越南的iPhone生產量,顯示短期內仍難以完全擺脫對中國生產鏈的依賴。
值得關注的是,這波搶購潮也反映出消費者對未來經濟前景的擔憂。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讓消費者擔心物價持續上漲,因此選擇提前購買所需商品,以對抗通膨壓力。此外,部分消費者也擔心關稅政策會導致iPhone供應鏈中斷,因此搶購iPhone也具有一定的囤貨意味。這種恐慌性購買行為,短期內可能會提振蘋果公司的銷售額,但長期來看,也可能對市場造成不穩定因素。同時,中國國內的五家民營企業也已出席發改委座談會,表示將採取措施應對美國徵收關稅,顯示中國企業也在積極應對這場貿易戰。
總而言之,美國政府的關稅政策不僅影響了蘋果公司,也波及了整個電子產品市場和消費者。美國「果粉」的搶購潮,是關稅政策下消費者的直接反應,也反映出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對經濟的影響。蘋果公司雖然積極採取措施應對風險,但關稅政策的長期影響仍有待觀察。未來,全球貿易局勢的發展,將持續影響著電子產品的價格和供應鏈,也將對消費者的購買行為產生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