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盛事經濟正逐漸展現活力,吸引全球目光成為關鍵。行政長官李家超預計上半年各類盛事將吸引約84萬旅客,帶來33億港元的消費額以及18億港元的經濟增加價值。這一數字不僅反映了香港經濟的復甦,更突顯了盛事經濟在推動香港整體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屠海鳴指出,香港的盛事經濟正在起色,而全球吸客則是關鍵所在。這意味著香港需要積極拓展國際市場,吸引更多國際旅客參與各種盛事,從而進一步提升香港的經濟活力和國際影響力。
盛事經濟的蓬勃發展
近年來,香港政府大力推動盛事經濟發展,積極舉辦和吸引各類國際盛事。李家超宣布增加60多項盛事,使全年盛事總數從150項增加至超過210項,增幅超過四成。這項舉措充分展現了香港政府對盛事經濟的高度重視,以及對香港經濟前景的信心。這些盛事涵蓋了文化、體育、商貿等多個領域,能夠吸引不同類型的旅客,為香港帶來多元化的經濟效益。例如,國際金融峰會、藝術展覽、體育賽事等,不僅能提升香港的國際形象,還能促進相關產業的發展,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全球吸客策略的重要性
儘管香港的盛事經濟正在起色,但要實現持續發展,全球吸客策略至關重要。香港需要積極拓展國際市場,吸引更多國際旅客參與各種盛事。這需要香港在多個方面做出努力,包括優化簽證政策、提升交通便利性、改善旅遊服務質量等。此外,香港還需要加強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合作,共同推動盛事經濟的發展。例如,可以與其他國家和地區合作舉辦聯合盛事,吸引更多的國際旅客。同時,香港還需要充分利用自身的優勢,如地理位置、金融中心地位、文化多元性等,打造具有香港特色的盛事品牌,提升香港的國際競爭力。
盛事經濟與基層發展的關聯
然而,在享受盛事經濟帶來的紅利同時,我們也應關注其對基層發展的影響。香港01的報導指出,部分基層市民反映香港的餐飲與零售服務競爭力下降,甚至感歎香港變成了「趕客之都」,導致港人北上消費。這反映出香港在服務業發展方面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引起重視。盛事經濟的發展不僅要注重吸引高端旅客,更要關注基層市民的需求,提升基層服務業的競爭力,讓基層市民也能分享到盛事經濟帶來的成果。例如,可以通過提供技能培訓、改善工作環境、提高薪資待遇等方式,提升基層服務業的發展水平。
總而言之,香港的盛事經濟正處於發展的關鍵時期。政府的積極推動、全球吸客策略的實施,以及對基層發展的關注,都將為香港的盛事經濟帶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未來,香港應繼續加大對盛事經濟的投入,不斷提升香港的國際競爭力,讓香港成為一個充滿活力和吸引力的國際都會。同時,也應關注盛事經濟對社會各個層面的影響,確保所有市民都能分享到經濟發展的成果。屠海鳴的觀點為我們理解香港經濟的現狀和未來發展方向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也提醒我們在追求經濟增長的同時,不能忽視社會公平和基層發展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