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外貿銀行近期對中國經濟增長前景的評估引發關注。儘管年初時曾上調中國今年GDP增長預測至4.7%,但最新的報告顯示,該行已將預測下調至4.2%,並警告香港將因美國對華關稅而受到損害。這一系列調整反映出全球經濟形勢的複雜性,以及地緣政治風險對中國及香港經濟的潛在影響。本文將深入探討法國外貿銀行下調中國GDP增長預測的原因,分析關稅對香港的影響,並展望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可能走向。
法國外貿銀行之所以下調中國GDP增長預測,主要與美國對華關稅政策的升級有關。徐建煒,法國外貿銀行大中華區高級經濟學家指出,目前美國對華關稅稅率已升至70%,這是一個極高的水平,普通企業難以承受。此前,市場普遍認為美國政府可能在選舉後放鬆關稅,但現狀顯示,這種預期可能難以實現。高關稅不僅直接影響中國的出口,還可能抑制投資和消費,進而拖累整體經濟增長。值得注意的是,法國外貿銀行在2024年11月曾指出,若美國對華實施60%的關稅,將會損害中國GDP增長率1個百分點,顯示其對關稅影響的持續關注。儘管中國政府已表明抵禦外部壓力的決心,並積極尋求多元化市場,但關稅的影響仍然不容忽視。
關稅的影響不僅限於中國大陸,香港作為重要的貿易樞紐,也將受到波及。香港長期以來依賴中國大陸的貿易,美國對華關稅的提高,將直接影響香港的轉口貿易和物流業。此外,香港的金融服務業也可能受到間接影響,因為關稅可能導致中國企業減少對外投資和融資需求。明報財經網的報導指出,香港將因關稅而受損,這也反映了香港經濟與中國大陸經濟緊密相連的現實。儘管香港政府正在積極推動經濟多元化,但短期內,關稅的負面影響仍然不可避免。值得一提的是,法國外貿銀行在2025年2月曾上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測至4.7%,認為中國經濟在2025年有良好開局,但隨後又迅速下調,顯示其對中國經濟的評估具有高度的靈活性和敏感性。
除了關稅因素外,中國經濟自身也面臨一些挑戰。法國外貿銀行認為,中國去年有近萬億美元的貿易順差,雖然有利於經濟增長,但這種增長模式難以持續。艾西亞,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指出,中國今年維持GDP增長約5%的目標,是一個非常高的目標,實現起來並不容易。此外,中國經濟結構的轉型也面臨一些阻力,例如房地產市場的調整、地方政府債務問題等。儘管中國政府正在積極推進改革開放,並採取一系列措施刺激經濟增長,但這些措施的效果仍有待觀察。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兩會表明中國經濟不受關稅影響的決心,並將減少對美國技術的依賴,這也為中國經濟的長期發展奠定了基礎。
總而言之,法國外貿銀行下調中國GDP增長預測,反映了全球經濟形勢的複雜性和地緣政治風險的加劇。關稅對中國及香港經濟的影響不容忽視,但中國政府正在積極應對挑戰,並努力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展望未來,中國經濟的發展將取決於其能否成功推進改革開放,克服結構性問題,並有效應對外部風險。同時,香港也需要積極調整經濟結構,尋求多元化發展,以減輕關稅帶來的負面影響。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日益增加的背景下,中國和香港都需要保持警惕,並做好應對各種挑戰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