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鳳儀揭示:證監會批准虛擬資產現貨ETF質押 但平台需嚴控風險

香港證券監管委員會(證監會)近期宣布了一項重要政策調整,允許持牌虛擬資產交易平台提供質押服務,特別是針對虛擬資產現貨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此舉旨在進一步完善香港的虛擬資產監管框架,並提升市場的吸引力。證監會投資產品部執行董事蔡鳳儀在香港Web 3嘉年華上表示,證監會將於近日發布相關通函,詳細說明此項政策的具體細節。然而,為了控制潛在風險,證監會也要求平台在提供質押服務時設定上限,並加強風險管理。

香港作為亞洲首個推出虛擬資產現貨ETF的地區,目前已成為亞太地區最大的虛擬資產ETF市場。蔡鳳儀指出,證監會早在2018年便已開始構建虛擬資產監管框架,並持續根據市場發展情況進行調整和完善。此次允許虛擬資產現貨ETF質押,是證監會積極擁抱創新,同時堅守風險管理底線的體現。質押服務的推出,將為投資者提供更多靈活的投資選擇,並有助於提升市場的流動性。

質押服務的允許,對於香港虛擬資產市場而言,具有多方面的積極意義。首先,它將有助於吸引更多資金進入市場。通過質押資產,投資者可以獲得額外的收益,從而提高投資意願。其次,質押服務的推出,將有助於提升香港虛擬資產市場的競爭力。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一直致力於吸引全球投資者。允許質押服務,將使香港市場在與其他地區的競爭中更具優勢。此外,此舉也將促進虛擬資產市場的創新發展。隨著質押服務的普及,市場參與者將有更多動力開發新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從而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

然而,證監會也充分認識到質押服務可能帶來的風險。虛擬資產市場波動性較大,如果質押的資產價值大幅下跌,可能會導致投資者遭受損失。因此,證監會要求平台在提供質押服務時設定上限,並加強風險管理。具體而言,平台需要建立完善的風險評估機制,對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進行評估,並根據評估結果確定質押的上限。此外,平台還需要建立完善的清算機制,確保在市場出現不利情況時,能夠及時清算質押的資產,保護投資者的權益。

值得注意的是,證監會的監管框架並非一成不變,而是會根據市場的發展情況進行調整和完善。蔡鳳儀強調,證監會將持續關注虛擬資產市場的發展,並根據市場的實際情況,及時調整監管政策,以確保市場的健康發展。未來,證監會可能會進一步放寬對虛擬資產市場的監管,例如允許更多種類的虛擬資產參與質押服務,或者降低質押的上限。但前提是,必須確保市場的風險可控,並保護投資者的權益。

總而言之,證監會允許虛擬資產現貨ETF質押,是香港虛擬資產市場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此舉將有助於吸引更多資金進入市場,提升市場的競爭力,並促進市場的創新發展。然而,為了控制潛在風險,證監會也要求平台加強風險管理,並設定質押上限。未來,證監會將持續關注市場的發展,並根據市場的實際情況,及時調整監管政策,以確保市場的健康發展。香港的虛擬資產監管框架的完善,不僅將有助於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也將為全球虛擬資產市場的發展提供重要的參考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