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總理安東尼·阿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近期表示,若其工黨政府在下月大選中勝出,將積極尋求收回中國嵐橋集團(Landbridge Group)對達爾文港(Darwin Port)的經營權,使這項戰略資產重歸澳洲所有。此舉不僅反映了澳洲政府對國家安全日益增長的關注,也體現了其對關鍵基礎設施控制權的重新評估。
達爾文港的租賃事件始於2015年,當時北領地政府以約5.06億澳元(約3.91億美元)的價格,將達爾文港以99年的租期租給了中國嵐橋集團。這項交易在當時引發了澳洲國內對國家安全風險的擔憂,專家批評此舉可能使中國獲得對澳洲北部戰略要地的影響力。隨著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的加劇,以及對中國影響力擴張的警惕性提高,澳洲政府對該租賃協議的重新審視也隨之而來。
目前,澳洲聯邦政府已開始與北領地政府商討達爾文港租約問題,並考慮廢止該協議的可能性。北領地財長比爾·顏(Bill Yan)也表示,達爾文港不僅是重要的戰略資產,也是重要的金融資產,聯邦政府正在積極尋求解決方案。安東尼·阿爾巴尼斯總理更提出利用聯邦資金建立公私合營模式,以將達爾文港的控制權重新收回澳洲人手中。然而,嵐橋集團已明確表示,不會出售達爾文港的經營權,這使得收回港口控制權的過程充滿挑戰。
值得注意的是,達爾文港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它不僅是澳洲北部的重要港口,也是連接亞洲市場的重要樞紐。近年來,隨著中國在南海地區影響力的擴張,以及中國與美國之間的貿易摩擦加劇,達爾文港的戰略價值更加凸顯。澳洲政府擔心,如果達爾文港繼續由中國企業控制,可能會對澳洲的國家安全和地區穩定構成威脅。此外,美國也剛拿走巴拿馬運河港口,這也反映出國際上對於關鍵基礎設施控制權的重視。
除了國家安全考量外,嵐橋集團的財務狀況也成為澳洲政府重新評估租賃協議的一個重要因素。據報導,嵐橋集團目前正陷入財務危機,這使得澳洲政府認為,收回達爾文港的經營權可能是一個更為可行的選擇。儘管如此,終止租賃協議仍將面臨法律和經濟上的挑戰,澳洲政府需要謹慎權衡各方面的因素,以確保能夠在保護國家利益的同時,避免對雙邊關係造成不必要的損害。
總而言之,澳洲政府收回達爾文港經營權的意圖,是國家安全考量、地緣政治變化以及企業財務狀況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這項舉措不僅將重新塑造澳洲北部地區的戰略格局,也將對澳洲與中國之間的關係產生深遠影響。未來,澳洲政府將如何與北領地政府和嵐橋集團協商,以及最終能否成功收回達爾文港的控制權,將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