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大時別靠食物紓壓 小心兩類食物致癌風險

每當壓力大都靠食嘢紓壓?研究揭:小心2類食物成誘發癌症風險

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快速,壓力無處不在。許多人習慣透過飲食來舒緩情緒,尤其偏好高糖、高脂肪的食物,認為入口就能暫時解脫煩惱。然而,這種看似無害的紓壓方式,實際上可能潛藏著嚴重的健康風險。近年來,研究顯示,壓力與特定食物的結合,可能成為誘發癌症的關鍵因素。本文將深入探討壓力性飲食與癌症風險之間的關聯,並分析相關研究結果,提醒大眾在面對壓力時,應謹慎選擇飲食方式,以維護自身健康。

壓力與CREB活性的惡性循環

基因醫師張家銘指出,當身體處於壓力狀態時,體內會活化一種名為CREB的分子。CREB的活化會讓人們渴望高脂食物,這是一種生物本能的反應,旨在透過高熱量攝取來提供身體能量,應對壓力。然而,一旦壓力與高脂食物結合,便如同在乾柴上點火,極大地增加了罹癌風險。研究發現,高糖、高脂肪食物不僅會使CREB的活性進一步升高,還會促進癌細胞的加速繁殖。這種惡性循環,使得壓力性飲食成為癌症發展的推手。香港01的報導也指出,壓力與高熱量飲食的結合,特別是高糖、高熱量食物,可能會改變體內環境,增加患癌風險。

神經降壓素:壓力與肥胖的共同推手

除了CREB之外,神經降壓素也在壓力性飲食與癌症風險之間扮演著重要角色。當人們感到壓力時,神經降壓素的分泌量會增加。神經降壓素不僅會讓人感到焦慮和不安,還會促進體重增加。更重要的是,神經降壓素會加強CREB的活性,進一步加速癌細胞的繁殖。因此,壓力性飲食不僅會導致肥胖,還會增加患癌風險。祝你健康網站的報導強調,攝取高糖、高脂肪食物時,體內的神經降壓素濃度也會升高,這不僅讓人肥胖,還會加強CREB的活性,幫助癌細胞加速繁殖。

早餐選擇的潛在風險:大腸癌的隱憂

除了不健康的零食和正餐之外,早餐的選擇也可能影響癌症風險。星島頭條的報導揭露,部分常見的早餐食物暗藏致癌風險。例如,如果每天早上吃兩塊加工肉類,患大腸癌的風險可能增加18%;而常喝某些咖啡店常見的飲品,患大腸癌的機率也可能增加60%。這些研究結果提醒人們,在選擇早餐時,應避免過度加工的食物和高糖分的飲品,選擇營養均衡、健康的早餐,以降低患癌風險。營養師也建議,應避免攝取某些常見的食物,例如過多的精緻澱粉、油炸食品和加工肉類。

應對壓力性飲食的策略與展望

面對壓力,除了避免透過飲食來紓壓之外,更重要的是尋找健康的應對方式。例如,可以透過運動、冥想、瑜伽等方式來釋放壓力,或者與家人、朋友傾訴,尋求支持和鼓勵。此外,保持規律的作息、均衡的飲食和適度的運動,也有助於提升身心健康,降低患癌風險。中時新聞網的報導指出,現代人遇壓力就大吃根本是慢性自傷,罹癌風險將增。因此,應積極尋找健康的紓壓方式,避免壓力性飲食的危害。

展望未來,隨著對壓力性飲食與癌症風險之間關聯的深入研究,相信將有更多有效的預防和治療策略問世。透過更精準的飲食指導、心理輔導和藥物干預,我們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應對壓力,降低患癌風險,提升生活品質。同時,也需要加強健康教育,提高大眾對壓力性飲食危害的認識,鼓勵人們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共同營造一個更健康、更美好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