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5日香港電台新聞主編推介」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引發中國的反制措施,已於2025年4月5日正式生效。此舉不僅加劇了中美貿易緊張局勢,也對全球經濟產生了潛在影響。香港電台等多家媒體均對此事件進行了報導,指出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個國家和地區實施對等關稅,中國則採取反制措施,對包括稀土等物品在內的部分美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此次關稅戰的升級,凸顯了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趨勢,以及大國間地緣政治競爭日益激烈的態勢。

美國此次加徵關稅的舉動,主要針對的是與美國存在貿易逆差的國家,旨在減少貿易赤字,保護美國國內產業。然而,這種單邊主義的貿易政策,往往會引發其他國家的反制,導致貿易摩擦不斷升級。根據香港電台新聞報導,特朗普政府實施的關稅稅率高達54%,這將對相關商品的進出口產生重大影響。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貿易國之一,其反制措施勢必將對美國的出口造成衝擊,特別是那些依賴中國市場的產業。

中國的反制措施,則主要集中在對美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以及限制對美國的某些關鍵技術出口。其中,稀土作為一種重要的戰略資源,在現代工業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產國和出口國,控制著全球稀土供應鏈的重要環節。因此,中國對稀土等物品的出口管制,將對美國的科技產業和國防工業產生重大影響。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國內的稀土供應能力相對薄弱,短期內難以滿足自身需求,這使得美國在與中國的貿易戰中處於被動地位。

除了關稅措施之外,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還體現在其他方面。例如,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對中國的科技企業進行制裁,限制其在美國市場的活動。中國則對此提出強烈抗議,並採取相應的反制措施。這種你來我往的貿易戰,不僅損害了雙方企業的利益,也對全球經濟的穩定造成了威脅。香港電台的《環看天下》節目指出,美國致力於斡旋俄烏和平,但同時也在貿易戰中不斷施壓,這種雙重政策的矛盾性值得關注。

展望未來,中美貿易關係的走向仍然充滿不確定性。儘管雙方都表示願意通過談判解決貿易爭端,但由於彼此在核心利益上的分歧較大,達成協議的難度仍然很高。在全球經濟下行的背景下,中美貿易戰的進一步升級,將對全球經濟復甦造成更大的阻礙。因此,中美雙方應保持克制,尋求互利共贏的解決方案,共同維護全球貿易體系的穩定和繁榮。此外,其他國家也應積極參與到全球貿易治理中,共同應對貿易保護主義的挑戰,促進全球經濟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