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局:控煙不影響旅遊觀光,電子煙非減害產品

香港特區政府醫衞局近期就控煙政策的回應,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尤其是在遊客觀感、電子煙及煙機的管制,以及未來控煙措施的推行方向等問題上,各方觀點不一。醫衞局強調理論,電子煙與煙機並非「減害」產品,其對健康的危害不容忽視。此舉旨在回應部分聲音質疑控煙政策會影響香港作為旅遊城市的吸引力,並明確政府在公共衛生方面的立場。

近年來,電子煙在全球範圍內迅速普及,許多人將其視為傳統香菸的替代品,認為其可以減少對健康的危害。然而,醫衞局的立場與此觀點截然不同。根據香港01的報導,醫衞局強調,電子煙和煙機同樣含有尼古丁等有害物質,長期使用不僅會導致尼古丁成癮,還可能對心血管系統和呼吸系統造成損害。此外,電子煙的氣溶膠中還可能含有其他有害化學物質,其長期影響尚不清楚。台灣內科醫學會也指出,關於電子煙是否能減少菸草危害,仍存在許多爭議,需要透過文獻回顧進行深入探討。

除了健康風險外,電子煙的普及也引發了青少年吸菸問題的擔憂。報導者The Reporter的文章指出,業者常以電子煙比傳統紙菸少了燃燒後產生的致癌物質為由來宣傳,但實際上,電子煙的成癮性不容小覷。香港吸煙與健康委員會早在2019年就已支持全面禁止電子煙及其他新興煙草產品,以避免年輕人接觸這些產品,並防止其成為新的吸菸人口。星島頭條的報導也提到,政府計劃於本月底向立法會提交修例草案,禁止在公共場所私人管有另類煙物質,例如電子煙彈,以進一步加強對電子煙的管制。

為進一步收緊控煙,醫衞局正積極推動一系列新措施。星島頭條報導,據悉明年第二季起,將禁止在公共場所吸食電子煙和非薄荷加味煙,最快下年全面禁止。這些措施旨在創造更健康的公共環境,保護市民免受二手煙的危害。然而,這些政策也引發了一些討論,例如梁熙指近年白牌煙更猖獗,憂適得其反,邵家輝則關注政策的執行效果。明報新聞網的報導也指出,政府擬進一步禁止私人管有另類煙草產品,例如電子煙彈。這些舉措的實施,需要充分考慮各方面的因素,並確保政策的有效性和可執行性。

總而言之,醫衞局反駁控煙破壞遊客觀感論,強調電子煙與煙機並非「減害」產品,體現了政府對公共健康的堅定立場。通過加強對電子煙的管制,以及推動一系列控煙措施,香港特區政府旨在創造更健康的公共環境,保護市民的健康。然而,在政策的實施過程中,也需要充分考慮各方面的因素,並確保政策的有效性和可執行性,以達到最佳的控煙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