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健鋒提議加徵關稅 吳永嘉憂電商運作受影響」

美國加徵關稅對香港商界構成挑戰,不僅影響了香港製造業和出口業,更引發了港商積極應對的策略調整。經民聯立法會議員林健鋒多次就此議題發聲,指出美國的霸權主義損人不利己,影響全球正常貿易交往,並呼籲港府在招商引資、土地供應等方面提供支持。面對複雜的地緣政治局勢和美國政策的不確定性,香港商界正努力尋求轉型和應對之道。

美國加徵關稅的影響範圍廣泛,不僅僅局限於中國,甚至包括美國的盟友如墨西哥和加拿大也面臨同樣的困境。林健鋒強調,現時多國都面臨美國加徵關稅的問題,因此呼籲香港商界沉著應戰,避免自亂陣腳。這種全球性的關稅壓力,促使企業重新評估其供應鏈策略,尋求多元化的生產基地,以降低風險。尤其在川普總統可能再次上任,並揚言加徵更高關稅的背景下,這種趨勢更加明顯。川普已在1月宣布對中國商品加徵10%的關稅,儘管加拿大和墨西哥透過協商暫緩了加徵關稅,但整體關稅壓力依然存在。

面對美國關稅政策的衝擊,香港商界正在積極調整其部署。廠商會會長盧金榮指出,企業已預計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上任後會加徵關稅,並採取了「中國+1」的策略,將生產基地部署到東盟國家,同時積極發展新興市場。這種策略轉變反映了企業對風險的意識,以及對多元化市場的追求。林健鋒也觀察到,港廠商積貨情況嚴重,流動資金周轉出現問題,因此他帶領團隊向金管局求助,希望能夠提供支持。此外,也有報導指出,電商業者正加快將供應鏈轉移出中國,以應對關稅風險。東南亞國家因此成為了重要的受益者,吸引了大量投資和生產線轉移。

然而,關稅政策的影響並非單純的負面。雖然加徵關稅可能導致成本上升和貿易摩擦,但也促使企業進行創新和轉型,尋求更具競爭力的產品和服務。林健鋒呼籲港商沉著應戰,正是在這種背景下,鼓勵企業積極應對挑戰,尋找新的發展機會。同時,他也期望港府能夠提供更多支持,幫助企業度過難關。未來,香港商界需要密切關注國際貿易形勢的變化,靈活調整策略,並加強與東南亞國家的合作,才能在複雜的國際環境中保持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