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近期表現疲軟,恒生指數跌勢持續,多項不利因素交織影響市場情緒。受到美國股市下跌、內地經濟數據表現不佳以及個別藍籌股的負面消息影響,恒指跌幅不斷擴大,一度突破400點關口,多隻藍籌股跌幅超過一成,市場信心受到嚴重打擊。
近期恒生指數的下跌,首先受到美股表現的拖累。美國聯準會(Fed)持續加息,導致債息上升,對科技股和金融股造成壓力。谷歌母公司Alphabet股價的持續下跌,也進一步引發了投資者的擔憂,導致美股三大指數在科技股和金融股的帶動下,從早段的升勢轉為下跌。這種負面情緒迅速蔓延至香港股市,對恒指造成直接影響。根據多個財經媒體的報導,包括Yahoo財經、香港01等,恒指在3月31日收市報23,119點,跌幅達307點,而盤中跌幅一度超過400點。
除了美股的影響,內地經濟數據也對港股構成壓力。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內地經濟增長放緩,甚至出現通縮跡象,這對依賴內地經濟增長的港股產生了負面影響。尤其是在內需消費股方面,受到內地經濟疲軟的影響,表現尤為不佳。例如,申洲國際(02313.HK)在3月10日一度挫逾5%,成為表現最差的藍籌股之一,李寧(02331)和海底撈(06862)也分別下跌逾4%。此外,長和(0076.HK)傳出本周不會簽訂相關協議的消息,也導致股價下跌3%,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的悲觀情緒。香港01、AM730等媒體均有相關報導。
個別藍籌股的表現也對恒指的下跌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除了上述提到的申洲國際、李寧和海底撈外,美團、京東、百度以及碧服等藍籌股也出現了明顯的下跌。uSMART盈立證券的報導指出,這些藍籌股的跌幅均超過4%。海爾智家(06690.HK)的股價也出現大幅波動,一度跌近半成。這些藍籌股的下跌,不僅反映了市場對這些公司的前景不看好,也加劇了投資者的恐慌情緒,導致整體市場的下跌。etnet經濟通也報導了海爾智家等藍籌股的異動情況。
總而言之,近期恒生指數的下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美股的表現、內地經濟數據以及個別藍籌股的負面消息,都對港股構成壓力。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應保持謹慎,密切關注市場動態,並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做出合理的投資決策。未來恒指的走勢,仍將受到這些因素的持續影響,市場的波動性可能會繼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