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士車隊面臨挑戰:招聘困難與營運模式的質疑
香港政府近年積極推動的士車隊制度,旨在提升的士服務質素,然而,計劃的推行並非一帆風順。目前,儘管已有五支的士車隊獲批,但僅有兩隊進入試營運階段,且各車隊均面臨招聘司機的困難。的士業界對車隊的運作模式、薪金制度以及對司機自由度的影響,存在諸多疑慮,這些因素共同導致了的士車隊難以招攬足夠人手的困境。
招聘困境:司機的觀望態度
多方的士業界人士指出,的士車隊在招聘司機方面遭遇挑戰。一方面,的士司機對加入車隊後的前景感到不明朗。有司機表示,車隊提供的薪金待遇不夠吸引,且運作成本較高,因此暫無意加入。另一方面,根據的士車隊牌照申請規定,車隊需在開始運作時達到申請時承諾車輛數量的60%,並在牌照生效前14天完成所有司機和員工的招聘,其中至少10%的司機需要是全職。這些硬性指標無疑增加了車隊的招聘壓力。
星群車隊執行董事鄭敏怡也坦承,車隊目前確實未招聘到足夠人手,距離達到申請規模六成車輛數目的發牌門檻仍有差距。雖然泰和管理公司常務董事伍海山表示,招聘司機的進度「OK」,並稱車隊有措施吸引司機,例如提供額外獎金等,但整體而言,的士車隊的招聘情況並不如預期順利。
運作模式的質疑:月薪制與自由度
除了薪金待遇,的士車隊的運作模式也備受質疑。有司機批評車隊以月薪制聘請司機,認為這種制度可能會「養懶司機」,降低服務質素。他們認為,若有足夠的訂單,實際上並不需要支付月薪,司機依靠自身的努力即可獲得可觀收入。此外,的士司機也擔心加入車隊後會失去原有的自由度,例如不能隨意選擇工作時間和地點。
星群車隊董事鄭敏怡則回應稱,部分司機對車隊運作存在誤解。她表示,車隊提供穩定的收入和福利,有助於吸引更多年輕一代加入的士行業。同時,車隊也會提供培訓和支援,提升司機的服務質素。然而,如何平衡司機的收入、自由度與服務質素,仍然是的士車隊需要仔細考量的問題。
車隊前景:挑戰與機遇並存
儘管面臨諸多挑戰,的士車隊制度的推行仍具有其積極意義。一方面,車隊可以透過統一管理和培訓,提升的士司機的專業素養和服務水平,改善香港的士服務形象。另一方面,車隊可以引入新的技術和設備,例如電子支付、App叫車等,提升的士服務的便利性和效率。
然而,要實現這些目標,的士車隊需要積極應對招聘困難、運作模式質疑等問題。車隊應深入了解司機的需求和疑慮,提供更具吸引力的薪金待遇和工作條件,並在運作模式上保持彈性,尊重司機的自主性。同時,政府也應加強對的士車隊的監管和支持,確保車隊能夠真正提升的士服務質素,為市民提供更優質、便捷的出行選擇。
總而言之,香港的士車隊制度正處於發展初期,面臨著招聘困難、運作模式質疑等多重挑戰。要克服這些挑戰,需要政府、車隊和司機共同努力,在保障司機權益的同時,提升的士服務質素,方能實現的士車隊制度的最終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