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智慧物流數據建模馬拉松」:跨界協作,共塑香港物流新未來!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近期舉辦的「2025智慧物流數據建模馬拉松」,不僅是一場學術競賽,更是香港物流業迎接智慧化轉型的關鍵一步。在全球供應鏈日趨複雜、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香港作為國際貿易和物流中心,其物流業的發展直接關係到整體經濟的活力。此活動旨在透過跨界合作,推動香港物流業的創新發展,並培育未來的物流人才,為香港在大灣區的領先地位奠定更堅實的基礎。

數據建模:智慧物流的核心驅動力

「2025智慧物流數據建模馬拉松」的核心在於利用數據分析來優化物流流程。參賽隊伍需要在35小時內,分析主辦方提供的運輸及物流數據,並向由業界高層組成的評審團展示成果。這種高強度的數據建模挑戰,不僅考驗參賽者的數據分析能力,更要求他們將理論知識應用於實際問題的解決。透過對運輸路線、倉儲管理、需求預測等環節的數據分析,參賽者可以找出潛在的效率瓶頸,並提出優化方案。例如,透過分析歷史數據,可以預測特定時段或地區的物流需求,從而提前調整運輸資源,避免擁堵和延誤。此外,數據建模還可以應用於風險管理,例如預測供應鏈中斷的風險,並制定應對措施。

更重要的是,此活動呼應了香港特區政府於2023年公布的《現代物流業發展行動綱領》,該綱領旨在推動物流業的數字化轉型。透過數據建模馬拉松,吸引更多青年人才深入了解物流行業的潛力,並促進學術界與業界的緊密結合,為行業注入新的活力。優勝隊伍更可獲得由香港特區政府「海運及空運人才培訓基金」贊助的獎學金,該基金由香港物流發展局監督,進一步支持物流人才的培養。這不僅是對優秀人才的肯定,更是對香港物流業未來發展的長期投資。

大灣區的引擎:香港物流的優勢與挑戰

香港在大灣區的貿易及物流業中一直扮演著領先角色。根據2025年大灣區行業發展指數,香港在「金融服務」、「貿易及物流」及「文化體育及旅遊」三大行業持續位居榜首,貿易及物流業的進出口額達9.5萬億元,創下近年新高,顯示物流業的強勁增長動能。然而,隨著大灣區內其他城市的崛起,香港的物流業也面臨著新的挑戰。如何保持競爭力,進一步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成為香港物流業發展的關鍵。

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亦強調,香港將繼續推動粵港澳三地規則銜接及機制對接,提升人流、物流、數據流及資金流,並優化機場及跨境物流設施,降低貨運成本,促進高增值物流及跨境電商發展。智慧物流數據建模的應用,正是提升物流效率、降低成本及促進跨境貿易的關鍵技術支撐。智慧物流的發展不僅提升行業效率,也促進了創新科技的應用,例如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及物聯網技術,這些技術能夠優化運輸路線、預測需求及提升倉儲管理效率。中大舉辦的數據建模馬拉松正是培養具備這些技能人才的重要平台,為香港物流業的數字化轉型提供人才保障。

展望未來:智慧物流的無限可能

「2025智慧物流數據建模馬拉松」不僅是一次競賽,更是香港物流業轉型升級的催化劑。透過此類活動,香港可以吸引更多年輕人才投入物流業,培養具備數據分析和創新思維的專業人才,並促進學術界與業界的合作,共同推動智慧物流的發展。

展望未來,隨著大灣區經濟的持續增長和政策支持,香港物流業將在智慧化道路上持續前行,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持續深化數據分析與智能技術的應用,將成為提升香港物流競爭力的關鍵,亦是推動香港成為國際智慧物流樞紐的重要方向。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智慧物流將在香港的經濟發展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為香港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

資料來源:

[1] www.cpr.cuhk.edu.hk

[2] news.mingpao.com

[3] news.mingpao.com

[4] www.aastocks.com

[5] www.hk01.com

[6] research.hktdc.com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