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蓬勃發展,中國企業在這一領域的表現尤為突出。作為華為智能電動車品牌「問界」的核心合作夥伴,賽力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近期正式啟動香港上市計劃,擬通過發行H股在港交所主板掛牌,成為首家實現「A+H」兩地上市的中國新能源車企。此舉不僅標誌著賽力斯資本佈局的重大升級,也反映出中國智能電動車產業加速國際化、尋求全球資本支持的戰略意圖。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快速變化的行業格局,賽力斯能否在資本的助力下,持續創新、擴大市場份額,實現從中國領先到全球領先的戰略跨越,值得我們深入探討。
賽力斯赴港上市,無疑是其發展歷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資本佈局與戰略意義
賽力斯此次赴港上市計劃發售約1.002億股H股,其中10%於香港公開發售,其餘為國際配售;每股招股價不高於131.5港元,集資額最高可達約131.8億港元。公司預計於11月5日正式掛牌交易,聯席保薦人為中金公司及中國銀河國際證券。本次IPO已吸引包括施羅德、重慶產業母基金、韓國Mirae Securities、中郵理財等在內的23家基石投資者認購約8.27億美元股份,顯示出國際資本對賽力斯發展前景的高度關注。
通過在香港上市,賽力斯可以拓寬融資渠道,吸引更多國際投資者,提升公司在國際市場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這不僅有助於公司緩解當前的資金壓力,還可以為未來的發展提供更充足的資金支持。更重要的是,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其規範的市場環境和成熟的投資者群體,將有助於提升賽力斯的企業治理水平和運營效率。
「問界」效應與自主研發
作為華為深度合作的智能電動車製造商,「問界」系列產品已成為賽力斯的銷售主力。數據顯示,2025年9月單月新能源汽車銷量達44,678輛,其中「問界」系列佔41,249輛。這一系列亮眼的銷售成績背後,離不開華為在智能化技術、品牌營銷及渠道資源上的強勢賦能。
然而,「深度綁定華為」既是優勢也是隱憂。一方面,這大幅提升了產品競爭力和市場認知度;另一方面,也讓外界對其自主研發能力與長期獨立性產生疑問。賽力斯需要證明,除了依賴華為,自身也具備強大的研發實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長久的競爭力。因此,如何在利用華為優勢的同時,加強自身研發投入,形成自主創新能力,是賽力斯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募資用途與財務風險
根據招股書披露的信息顯示:本次港股IPO所募資金中約70%將用於研發投入;20%用於多元化新營銷渠道建設、海外銷售網絡擴張及充電服務體系完善;剩餘10%則用作一般營運資金及公司用途。這表明賽力斯高度重視技術創新與全球化佈局。
然而,從財務數據來看,截至2024年末總資產達943.64億元人民幣,但同時總負債亦攀升至824.58億元人民幣——資產負債率高達87.38%,遠超行業平均水平且呈現快速上升趨勢。這意味著儘管業務規模迅速擴張帶來收入增長空間巨大,但同時面臨較高槓桿風險壓力。通過港股二次上市拓寬融資渠道,無疑有助於緩解當前流動性緊張局面並降低整體財務風險水平。赛力斯需要有效利用募集到的資金,優化財務結構,降低債務風險,才能確保企業的穩健發展。
賽力斯赴港上市是其發展戰略的重要一步,既面臨機遇,也充滿挑戰。公司能否有效利用募集到的資金,加強研發創新,拓展全球市場,降低財務風險,將決定其未來的發展前景。同時,如何在與華為的合作中保持自主性,形成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也是賽力斯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只有不斷提升自身實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實現長遠發展。未來,賽力斯能否在資本市場上取得成功,並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實現更大的突破,值得我們拭目以待。
資料來源:
[1] www.hkcd.com.hk
[2] www.hk01.com
[3] finance.now.com
[4] news.cnyes.com
[5] news.tvb.com
[7] global.hk01.com
Powered By YOHO 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