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的快速發展,各行各業都在積極探索如何將AI融入業務流程,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並創造新的價值。思科(Cisco)近期發布的2025年度《人工智慧準備度指數》(AI Readiness Index)調查報告,不僅揭示了全球企業在AI應用方面的準備程度和實踐成果,也突顯了不同地區和行業在AI應用上的顯著差異。這份報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為企業了解自身AI準備度、制定AI策略以及追蹤行業最佳實踐提供了寶貴的參考依據。
全球AI準備度概況
思科的AI準備度指數是一項全面的評估工具,旨在衡量企業在策略、基礎設施、數據、治理、人才和文化等關鍵領域的AI準備程度。該指數涵蓋了全球30個市場中的26個行業,訪問了超過8,000名負責AI策略的資深IT與業務領導者。調查結果顯示,全球企業在AI準備度方面存在顯著差異,其中只有少數企業被歸類為「領導者」(Pacesetters),表明大多數企業在AI應用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香港企業的AI準備度困境
在這次調查中,香港企業的AI準備度表現令人擔憂。僅有2%的香港企業被歸類為「領導者」,遠低於全球平均水平,在全球30個市場中排名墊底。這意味著香港企業在AI應用方面面臨著嚴峻的挑戰,需要在策略、基礎設施、人才和文化等多個方面加強投入,才能迎頭趕上。
AI策略與基礎設施的關鍵作用
思科的調查報告強調了AI策略和基礎設施在企業AI準備度中的關鍵作用。被歸類為「領導者」的企業通常具備明確的AI路線圖,能夠系統化地平衡AI推動力的策略和基礎設施需求。這些企業在打造網路架構時充分考慮了AI的增長、規模與複雜度,確保其技術基礎設施能夠支持AI應用的高效運行。然而,香港企業在這方面的準備度明顯不足,僅有24%的企業在打造網路架構時充分考慮了AI的需求。這種基礎設施的不足嚴重制約了香港企業在AI應用方面的發展。
人才與文化的影響
除了策略和基礎設施,人才和文化也是影響企業AI準備度的重要因素。領導者企業通常擁有強大的AI人才隊伍,並且在企業文化中重視AI的應用和創新。這使得他們能夠更好地將AI技術融入業務流程中,從而創造持久的價值。相反,缺乏專業的AI人才和不夠重視AI的企業文化,會使得企業難以有效地將AI技術融入業務中,進而影響其AI準備度。香港企業在AI人才和企業文化方面也面臨著一定的挑戰,需要加強AI人才的培養和企業文化的轉型,才能提升其在AI應用方面的競爭力。
台灣企業的挑戰與機遇
與香港企業相比,台灣企業在AI準備度方面也存在一定的挑戰。僅有8%的台灣企業被歸類為「領導者」,低於全球平均值的13%。台灣企業在網路架構和AI基礎設施方面的準備度也存在明顯差距,僅有53%的企業在打造網路架構時考慮了AI的需求。然而,台灣企業在AI應用方面也存在著巨大的機遇。隨著台灣政府和企業對AI技術的日益重視,以及台灣在半導體和電子製造等領域的優勢,台灣企業有望在AI應用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
思科的AI準備度指數調查為我們提供了一個了解全球企業AI應用現狀的重要視角。香港企業在AI準備度方面面臨著嚴峻的挑戰,需要在策略、基礎設施、人才和文化等多個方面加強投入。台灣企業也面臨著一定的挑戰,但同時也存在著巨大的機遇。為了提升AI準備度,企業需要重視AI基礎設施的建設、制定明確的AI策略,並注重AI人才的培養和企業文化的轉型。只有這樣,企業才能在AI時代保持競爭力,並實現可持續發展。未來,企業將需要更加重視AI技術的戰略性應用,以保持在競爭環境中的領先地位。這份報告也提醒我們,AI的應用不僅僅是技術問題,更需要企業從戰略層面進行規劃和投入,才能真正發揮AI的價值。
資料來源:
[1] money.udn.com
[2] www.ejtech.ai
[4] www.moneydj.com
[5] techorange.com
[7] ai.zhiding.cn
[8] www.cisco.com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