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界於2025年10月9日下午在香港港麗酒店隆重舉辦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6周年活動,行政長官李家超、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周霽、香港新聞界國慶籌委會主任委員、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主席李大宏等政商及傳媒界領袖出席並致辭。這一活動不僅是香港社會各界共同慶祝國家生日的重要場合,更體現了新聞行業在國家發展與社會進步中的獨特角色。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6周年,全國各地均舉辦形式多樣的慶祝活動。作為國際大都會和中國特別行政區,香港的新聞界亦積極響應,以專業姿態參與其中。本次酒會由香港新聞界國慶籌委會主辦,匯聚了本地主流媒體機構負責人、資深記者及相關行業代表。行政長官李家超親臨現場並發表講話,強調了新聞媒體在「引進來、走出去」過程中的橋樑作用。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周霽則從國家層面出發,對業界提出殷切期望。
這類年度盛事不僅是表達愛國情懷的平台,更是凝聚行業共識、促進交流合作的契機。透過官方致辭和業內互動,活動進一步強化了新聞從業者對國家認同感和職業使命感的認知。
李家超:客觀報道展現香港魅力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致辭中表示,希望香港新聞界能夠秉持專業精神,「客觀全面地深入報道」,向世界展示真實的香港形象——既有「硬建設」,也有「軟機遇」。他強調媒體應發揮自身優勢,助力提升城市國際影響力。這番話既肯定了本地傳媒多年來的努力成果(如推動高端藝術品交易樞紐建設),也呼籲繼續深化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策略(如西九文化區項目)。
李家超的講話突顯了香港作為國際樞紐的獨特優勢,以及新聞界在向全球展示香港魅力方面所扮演的關鍵角色。他期望新聞界能以客觀、全面的視角,深入挖掘香港在經濟、文化、社會等各個領域的發展潛力,並將這些信息準確地傳遞給世界,吸引更多投資、人才和遊客,進一步鞏固香港的國際地位。同時,他也鼓勵新聞界積極參與到香港的建設中,通過自身的報道和評論,促進政府、企業和市民之間的溝通和理解,共同推動香港的繁榮發展。
周霽:眼裏有家國 筆下有擔當
中聯辦主任周霽則從三個維度寄語業界同仁:「眼裏有家國」、「筆下有擔當」、「心中有理想」。他認為在新時代背景下記者更需胸懷大局意識和責任感;同時鼓勵大家堅持正確導向,用實際行動踐行愛國愛港精神,為維護社會穩定繁榮貢獻力量。
周霽的講話則更側重於對新聞工作者的價值觀引導和責任期望。他強調,新聞工作者不僅要具備專業技能,更要胸懷國家和民族的利益,將個人理想與國家發展緊密結合。他希望香港的新聞工作者能夠以愛國愛港的精神,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積極傳播正能量,為維護社會穩定和促進經濟發展貢獻力量。此外,他也鼓勵新聞工作者不斷提升自身素質,拓展國際視野,以更加專業和自信的姿態,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展現香港的獨特魅力。
行業現狀與未來展望
近年來,隨著科技進步及全球格局變化,傳統媒體面臨轉型壓力;但同時數碼化浪潮亦帶來新機遇——例如即時資訊傳播能力大幅提升、「融媒體」模式逐漸成熟等現象都值得關注。
在此背景下,《施政報告》明確提出要推動文化體育旅遊協同發展戰略;政府將打造高端藝術品交易平台並支持本土文創企業成長壯大——這些政策導向無疑為相關領域注入新動力 。而作為信息流通重要載體之一 , 新舊媒介如何平衡商業利益與公共責任 , 如何處理好本土特色與國際視野之間關係 , 將直接影響到整個產業生態健康程度 。
展望未來,香港新聞界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一方面,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深入推進,香港與內地的聯繫將更加緊密,新聞界將在促進兩地交流合作方面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全球媒體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革,新技術、新媒體不斷湧現,香港新聞界需要積極應對這些變化,不斷創新發展模式,提升自身競爭力。此外,如何在商業利益和社會責任之間取得平衡,如何在堅守專業倫理的同時適應新的傳播環境,也是香港新聞界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
香港新聞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6周年活動的成功舉辦,不僅體現了香港新聞界對國家的認同和熱愛,也為香港新聞界的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在新的時代背景下,香港新聞界應繼續秉持專業精神,堅守社會責任,積極參與到香港的建設和發展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正如多位主禮嘉賓所言 :無論時代怎樣變遷 ,“家国情怀”“责任担当”“理想追求”始终应是每一位从业者内心最坚定的信念 。
資料來源:
[1] www.youtube.com
[2] www.info.gov.hk
[3] www.hk01.com
[4] global.hk01.com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