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簡稱「全運會」)即將在粵港澳三地聯合舉辦,這不僅是一場體育盛事,更是香港體育發展和大灣區合作的重要里程碑。香港作為主辦城市之一,將承辦八個競賽項目,這無疑是對香港體育實力與組織能力的肯定。透過這次盛事,香港不僅能展現其在國家級體育活動中的積極角色,還能藉此推動本地體育發展,並深化與大灣區城市的合作。全運會香港賽區統籌辦公室主任楊德強表示,籌辦工作正「爭分奪秒」地進行,力求以主場優勢助港隊創佳績。
香港承辦項目與場地安排
香港承辦的八個競賽項目涵蓋了多元化的體育領域,包括劍擊、男子22歲以下組籃球、場地單車、高爾夫球、男子手球、七人欖球、三項鐵人及沙灘排球,以及群眾項目保齡球。這些項目將在香港的六個不同場地舉行,賽程從10月底至11月中旬不等,充分展現香港完善的體育基礎設施與組織能力。例如,啟德體育園將成為主要賽事場地,其先進的設施將為運動員提供最佳的競技環境。透過精心規劃的場地安排,香港不僅能確保賽事順利進行,還能向世界展示其舉辦大型體育賽事的實力。
推動體育發展與大灣區合作
香港政府申辦全運會的核心目標有二:一是推動本地體育發展,二是深化與大灣區城市的合作。過去兩年,粵港澳三地部門緊密聯繫,在訓練和比賽安排上進行了充分協調,這不僅促進了彼此的了解與協作,也為未來大灣區的體育交流奠定了堅實基礎。楊德強指出,香港運動員近年屢創佳績,加上主場優勢,預計港隊代表團人數將創新高,期望在主場觀眾的支持下,突破歷屆全運會最多兩面金牌的紀錄。這種跨區域的合作模式不僅有助於提升香港的體育水平,還能促進整個大灣區的體育事業發展。
優先考量與嚴謹的籌備工作
在承辦項目的選擇上,香港和澳門獲得優先考慮,並根據三大條件進行篩選:適合的場地、豐富的辦賽經驗及港隊在該項目的競爭力。以啟德體育藝術館為例,先安排手球比賽,隨後舉辦劍擊賽事,其他項目則由有兩屆全運會主辦經驗的廣東負責。這種分工合作既發揮了各地的優勢,也確保了賽事的順利進行。為了確保賽事品質,香港賽區已完成多場測試賽,測試過程順利,增強了各方對11月比賽的信心。此外,香港賽馬會等本地機構也積極參與義工招募和支援工作,體現了社會各界對全運會的重視與支持,為運動員和觀眾提供良好的服務。這些嚴謹的籌備工作不僅展現了香港的專業精神,也為賽事的成功舉辦奠定了堅實基礎。
2025年全運會不僅是體育競技的舞台,更是粵港澳三地深化合作、推動體育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香港藉此機會展示其體育實力和組織能力,促進本地體育發展,並透過主場優勢激勵運動員爭取佳績。隨著大灣區一體化進程加快,類似的跨區合作將成為常態,為香港體育帶來更多機遇與挑戰。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2025年全運會將成為一屆精彩、成功、令人難忘的體育盛事,為香港體育的未來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資料來源:
[1] news.mingpao.com
[2] www.hk01.com
[3] wuxingnews.com
[5] www.hkcd.com.hk
[6] www.hk01.com
[7] news.mingpao.com
[8] news.tvb.com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