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再次獲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彰顯其在國際經濟舞台上的獨特地位與競爭優勢。這一評價由加拿大智庫菲沙研究所於2025年度發布的《世界經濟自由度報告》中確認,香港在五大評估指標中表現卓越,尤其在「國際貿易自由」方面蟬聯全球第一,並且在「穩健貨幣」及「監管」兩項指標中均排名第三。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此結果印證了特區政府施政成效顯著,也為香港未來發展注入信心與動力。本文將從三個層面探討香港持續保持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的原因、優勢及其對未來發展的啟示。
香港之所以能夠連續多年被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是因為其堅持開放和公平的市場環境,以及靈活高效的營商制度。根據菲沙研究所報告,在「國際貿易自由」這一關鍵指標上,香港連續保持首位地位,其背後反映的是港府長期推行低稅制、簡單稅制以及維護資金、資訊、貨物和人才自由流動政策。這種政策框架不僅吸引了大量跨國企業和投資者,也促進了本地創新科技產業和金融服務業的蓬勃發展。香港作為一個自由港,長期以來奉行自由貿易政策,降低了貿易壁壘,簡化了海關程序,使得商品能夠更快速、更便捷地進出香港。
除了國際貿易的便利之外,香港還積極參與區域和國際貿易協定,進一步擴大了其貿易網絡。例如,香港與東盟(ASEAN)簽訂的自由貿易協定,促進了香港與東南亞國家之間的貿易和投資流動。在全球供應鏈重塑的背景下,香港的自由貿易政策使其能夠在全球貿易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成為連接中國內地與世界各地的重要樞紐。此外,在當前全球面臨地緣政治緊張、單邊主義抬頭以及保護主義盛行的大環境下,香港依然能保持高度開放性,更凸顯出其作為亞洲重要樞紐城市不可替代的戰略價值。這也體現了香港在全球經濟中的韌性和適應能力。
「穩健貨幣政策」與嚴謹監管機制是保障香港經濟健康運行的重要基石。在《世界經濟自由度2025年度報告》中,除了貿易自由外,「穩健貨幣」及「監管」兩項均名列第三,可見港府對金融市場風險管理及法規完善投入巨大努力。香港的聯繫匯率制度,將港幣與美元掛鉤,為香港的貨幣穩定提供了保障。這種制度不僅有助於維持低通脹,也降低了匯率風險,使得香港成為一個吸引外資的理想地點。此外,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在維護金融穩定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金管局通過監管銀行和金融機構,確保金融體系的穩健運行。在監管方面,香港一直致力於建立一個透明、高效的監管框架,以保護投資者和消費者的利益。行政長官李家超強調,一國兩制下司法獨立且法治精神堅實,使得外商對於法律保障有高度信心,而這正是吸引外資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有關國安法律方面的一些疑慮亦被政府澄清:特區依法保障居民權利與企業利益,同時維持普通法制度不變,以確保營商環境公正透明。香港的法律體系以普通法為基礎,確保了商業合同的執行和知識產權的保護,這對於吸引創新企業和技術投資至關重要。
此次再度榮登全球最自由經濟體榜首,不僅是對過去施政成果的肯定,更預示著未來發展前景光明。特區政府表示將繼續鞏固並深化現有優勢,包括推動金融創新、加強人才培育,以及擴大教育合作等多元化策略,以應對瞬息萬變的國際形勢。香港在金融科技(FinTech)領域具有巨大潛力,政府正積極推動金融科技的發展,鼓勵創新和應用。例如,香港已經推出了虛擬銀行牌照,吸引了眾多金融科技公司來港發展。同時,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背景下,香港憑藉內聯外通、多元包容等特色,有望進一步提升自身作為超級聯繫人(super-connector)和超級增值人(super-value creator)的角色功能,加速融入更廣闊的大灣區乃至全球市場。香港作為大灣區的一部分,可以更好地利用內地的市場和資源,同時將國際經驗和標準引入內地,促進區域經濟的協同發展。
綜合而言,菲沙研究所最新報告再次證明了香港作為世界頂尖自由市場之一的不凡實力,其成功源自於堅守開放、公平、高效原則,以及完善法治和穩健金融管理。在複雜多變的國際局勢中,此殊榮不僅彰顯施政成效,也激勵港府持續推動改革創新,以確保城市競爭力永葆活力。香港在全球經濟中的角色不僅僅是一個自由港,更是一個連接東西方的橋樑,一個創新和創業的中心。香港的成功經驗可以為其他地區提供借鑒,尤其是在如何建立開放、透明和具有競爭力的市場方面。同時,也提醒各界關注如何平衡安全與開放、市場效率與社會公平,共同塑造更加繁榮穩定的新時代香港形象。香港的未來發展需要繼續堅持這些原則,並不斷適應新的挑戰和機遇,才能確保其在全球經濟中的領先地位。
資料來源:
[3] today.line.me
[4] www.hk01.com
[5] gbcode.rthk.hk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