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颱「卡努」襲華南!港澳十號風球警戒,最新動態追蹤

超強颱風樺加沙於2025年9月23日侵襲中國華南地區,香港及澳門均懸掛最高級別的十號風球,充分顯示其強大的威力。此次颱風不僅帶來狂風暴雨,更伴隨風暴潮,對兩地造成嚴重影響,包含部分地區淹水、停電以及交通運輸嚴重受阻。本文將深入探討樺加沙對華南地區的具體衝擊,以及相關的應對措施和交通狀況。

颱風影響與災害情況

2025年9月23日下午,颱風樺加沙集結於澳門東南偏東約370公里處,並迅速增強。澳門氣象局於當日下午5時改發八號西北風球,並預計隔日凌晨升級至更高風球等級。最終,於凌晨5時半懸掛十號風球,標誌著風力已達到極端危險級別。與此同時,香港天文台亦於同日下午2時20分改掛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隨後風力持續增強,同樣發布十號風球,警示公眾颱風對香港構成嚴重威脅。這次是香港及澳門近年來罕見同時發布最高風球警告,突顯了樺加沙的強度及其廣泛的影響範圍。

樺加沙帶來的強風暴雨引發了多方面的災害。9月23日傍晚6時,風暴潮警告已發出紅色警報,預計翌日清晨可能升級至黑色警報,意味著海水高度異常,可能導致嚴重淹水。在澳門,部分地區因應風暴潮引發的淹水情況,已出現暫停供電的情況,顯示基礎設施承受巨大的壓力。為預防風暴潮及強風對交通安全構成威脅,西灣大橋下層行車道於凌晨4時關閉。香港也受到嚴重影響,強風導致多處樹木倒塌,街道積水,市民生活受到顯著影響,出行困難,商業活動也大受限制。此次颱風的侵襲,不僅考驗著城市的防災能力,也提醒我們要更加重視基礎設施的維護和更新。

緊急應對與交通措施

面對樺加沙的來襲,香港及澳門政府及相關部門迅速啟動應急措施,力求保障市民的安全。香港天文台及澳門氣象局密切監察颱風動態,及時發布風球信號和風暴潮警告,提醒市民做好防範措施,包括儲備食物、固定門窗、遠離危險區域等。同時,政府也加強宣導,透過各種媒體管道傳播防災資訊,提高市民的防災意識和自救能力。

在交通方面,港鐵為應對風暴,已加強列車班次,方便市民下班回家,並配合中國大陸鐵路單位取消或延誤多班高鐵,避免旅客受困。多條港鐵路線如荃灣綫、觀塘綫及港島綫等均縮短班次間隔,提升運輸效率,盡力在風暴來臨前疏散人群。港鐵巴士及輕鐵服務亦調整班次,確保交通暢順,並在風力過大時停止服務,保障乘客安全。海上交通方面,因應八號風球及以上風力,金光飛航及噴射飛航均宣布停航,並安排尾班船時間,提醒旅客提前安排行程。金光飛航最後一班由香港上環往澳門氹仔的航班於上午11時30分開出,澳門往香港的尾班船則於下午1時開出。噴射飛航亦於同時段停止服務,反映海上交通因颱風而全面受阻,保障航行安全成為首要任務。此外,澳門公共部門在八號風球期間暫停開放,勞工局亦呼籲企業及員工注意工作安全,顯示政府部門在保障公共安全方面的高度重視。

面對極端天氣的挑戰

此次樺加沙颱風襲港澳,凸顯華南地區在面對極端天氣時的脆弱性以及應對上的挑戰。強風暴雨不僅影響市民的日常生活,還對基礎設施、交通運輸及公共安全構成嚴重的威脅。政府部門及相關機構的迅速反應和協調合作,對減輕災害損失起到了關鍵作用。然而,隨著全球氣候變遷加劇,極端天氣事件發生的頻率和強度都可能增加,華南地區需要進一步加強防災減災能力,完善預警系統及應急措施,提升社會整體的抗風險能力。例如,可以考慮加強城市排水系統的建設,提高防洪能力;加固沿海堤壩,防止風暴潮侵襲;提升建築物的抗風能力,減少財產損失。

總結而言,超強颱風樺加沙對中國華南地區,尤其是香港及澳門,造成了重大影響。十號風球的發布反映了風力的強烈以及災害風險之高。此次事件提醒我們,面對自然災害,科學的預警與有效的應對至關重要。未來應持續加強氣象監測技術和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社會韌性,保障市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為應對類似極端天氣的挑戰做好充分準備。此外,還應加強國際合作,共同應對氣候變遷帶來的挑戰,共同構建一個更加安全、可持續的未來。

資料來源:

[1] www.hk01.com

[2] www.stheadline.com

[3] www.gov.mo

[4] www.wenweipo.com

[5] www.xinhuanet.com

[6] www.youtube.com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