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時亨談貿發局如何助力香港把握「一帶一路」發展先機

自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它已在全球經濟合作中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這項倡議旨在通過基礎建設的互聯互通以及經貿合作,促進亞洲、歐洲和非洲等地區的共同發展。在這個宏大的藍圖中,香港作為一個國際金融和貿易樞紐,不僅地理位置優越,更擁有獨特的制度優勢,使其能夠積極參與並推動「一帶一路」的建設。香港貿易發展局(貿發局)在其中扮演了關鍵角色,它致力於推廣和促進香港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地區的經貿合作,為本地企業開拓新市場提供堅實的支持。本文將深入探討香港如何借助貿發局的推廣策略,發揮自身的功能定位,並展望未來的發展方向,以期更好地把握「一帶一路」帶來的發展機遇。

貿發局的推廣策略與實踐

香港貿發局作為一個法定機構,自1966年成立以來,便肩負著促進香港國際貿易的重任。面對「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貿發局充分利用其遍布全球的51個辦事處網絡(其中13個位於中國內地),積極加強與沿線國家和地區的聯繫,旨在將香港打造成為「一帶一路」的功能平台。貿發局副總裁劉會平曾指出,通過優化資訊平台和組織各類外訪活動,貿發局不斷強化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角色,從而協助本地企業充分把握「一帶一路」所帶來的龐大商機。

除了日常的推廣工作外,貿發局主辦的「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已經成功舉辦了十屆,這個論壇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政商領袖,共同探討合作機遇,成為一個極為重要的交流平台。例如,2025年9月舉行的第十屆論壇以「合作求變 共建未來」為主題,涵蓋了金融投資、創新科技、專業服務、基礎建設以及航運物流等多個領域,旨在促進國際合作與可持續發展。通過這個論壇以及其他相關活動,貿發局不僅推動了商業合作,還促進了文化交流,進一步提升了香港市民對於「一帶一路」的認識和參與度。

香港作為「一帶一路」的首選平台

香港特區政府與貿發局共同努力,將香港打造為「一帶一路」的首選功能平台。香港憑藉其獨特的制度優勢、自由開放的市場環境以及完善的法律體系,成功吸引了眾多內地及海外企業在港設立區域總部,或是管理離岸貿易和供應鏈。此外,特區政府還通過《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及其服務貿易協議的修訂,進一步便利香港服務提供者在內地發展業務,強化了香港作為內地企業「走出去」的跳板作用。

除了鞏固現有優勢外,香港還積極拓展與中東及其他新興市場的經貿聯繫,不斷擴展其全球辦事處網絡,並優化「BUD專項基金」,以此支持企業拓展境外市場。這些舉措不僅提升了香港的國際競爭力,還促進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濟發展,最終實現互利共贏的局面。

未來展望:深化合作與創新驅動

隨著全球經濟格局的不斷變化以及科技的快速進步,「一帶一路」合作正從傳統的基礎建設向金融科技、人工智能以及可持續發展等新興產業領域拓展。正如國泰集團行政總裁林紹波在第十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中所強調的那樣,香港作為一個多邊合作的樞紐,將積極引領變革,充分利用新技術來重塑沿線經濟格局,並抓住新市場與新產業所蘊含的巨大潛力。

展望未來,香港貿發局將繼續發揮其橋樑作用,推動更多跨境合作項目的落地,促進創新科技與傳統產業的深度融合,並加強與「一帶一路」國家在綠色經濟和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合作。這些努力不僅有助於提升香港的國際地位,也將為本地企業帶來更多發展機遇,從而推動香港經濟的多元化和高質量發展。香港在「一帶一路」倡議中的角色將更加重要,它不僅是一個參與者,更是一個推動者和引領者。

總而言之,香港貿發局在推動共建「一帶一路」的過程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過多元化的推廣策略和強大的全球網絡,它有效地促進了香港與沿線國家之間的經貿合作。香港憑藉其獨特的優勢,已經成為「一帶一路」倡議中的一個重要功能平台。展望未來,香港將持續深化合作,積極推動創新與可持續發展,為香港以及整個區域經濟注入新的活力。

資料來源:

[1] www.info.gov.hk

[2] www.bastillepost.com

[3] news.cathaypacific.com

[4] mediaroom.hktdc.com

[5] www.bjnews.com.cn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