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於2025年8月30日舉行的入學典禮,不僅是迎接新生的盛事,更象徵著學校在國際化教育和學術發展上邁出的重要一步。超過四千六百名來自全球各地的新生匯聚於此,共同開啟他們的大學旅程。典禮的盛大舉行,充分彰顯了港中大(深圳)在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以及在培養創新型人才和促進文化交流方面所扮演的關鍵角色。
國際化規模與多元文化融合
2025年度的入學典禮吸引了來自全球27個國家和地區的4600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本科生約1800人,研究生約2800人,涵蓋碩士和博士層次,充分展現了學校的學術實力與吸引力。新生們來自世界各地,包括中國、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新加坡、意大利、日本等,其中國際本科生達254名,國際交換生196名。這些數字不僅反映了學校的國際化程度,也體現了其在全球範圍內的影響力。
更值得一提的是,來自英國杜倫大學、意大利博科尼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日本早稻田大學、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美國羅格斯大學等55所世界知名高校的交換生也選擇來到港中大(深圳)學習。這種多元文化的交流與融合,為學生們提供了廣闊的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流的機會,有助於培養他們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競爭力和適應能力。典禮主會場設在風景宜人的神仙湖畔禮文堂,校長徐揚生教授與大學理事會成員、教授代表及新生共同參與,碩士研究生則在體育館分會場同步觀看,場面莊重而熱烈,象徵著新學年學術旅程的正式啟航。這種精心安排的儀式感,不僅是對新生的歡迎,也是對學術精神的傳承。
音樂學院新校園的啟用及其意義
與入學典禮同期,港中大(深圳)音樂學院也迎來了其2025級新生的開學典禮,並首次在新落成的賞樂樓現代音樂廳舉行。這座歷經三年建設的新校園,標誌著音樂學院告別了為期四年的過渡校區辦學,正式步入新的發展階段。新校園的啟用不僅滿足了深圳市政府對音樂學院「國際化、創新型、世界一流」的定位要求,也為學院搭建了由世界著名藝術家、教育家組成的師資團隊,完善了涵蓋本科、碩士、博士的創新音樂人才培養體系和專業課程體系。
新校園的落成,為音樂學院的發展提供了更優質的硬件設施和更廣闊的發展空間。現代化的音樂廳、專業的排練廳、先進的錄音設備等,都將極大地提升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體驗。更重要的是,新校園的啟用也吸引了更多優秀的師資力量加入,為學院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這一發展不僅提升了學院的教學質量和國際競爭力,也為深圳及粵港澳大灣區培養了大量具備中西音樂文化融合能力的優秀音樂人才,對地方文化建設和國家文化發展具有深遠影響。音樂學院的發展,不僅豐富了港中大(深圳)的學科體系,也為學校的國際化發展增添了新的亮點。
校長致辭的精神與啟示
在入學典禮上,校長徐揚生教授的致辭充滿了對新生的期許和對大學教育的深刻理解。他強調了大學教育的核心理念——「學、思、踐、悟」,即學習、思考、實踐與領悟。徐校長鼓勵新生們培養專注力,保持對知識的純粹熱愛和探索勇氣,並不斷思考與反思,以成長為未來社會所需的創新型人才。他希望學生們能夠在大學期間,不僅學習知識,更要學會思考,將知識應用於實踐,並在實踐中不斷領悟,最終成為具有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優秀人才。
徐校長的寄語不僅為新生指明了學習方向,也體現了港中大(深圳)致力於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創新能力人才的教育宗旨。學校不僅注重學生的學術能力培養,更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包括批判性思維、溝通能力、團隊合作精神等。此外,典禮通過線上線下同步直播,讓新生家長及社會各界嘉賓共同見證這一重要時刻,彰顯了學校開放包容、與社會緊密聯繫的辦學理念。這種開放的姿態,有助於學校更好地融入社會,為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此次2025年度入學典禮不僅是一場迎接新生的儀式,更是一次對港中大(深圳)辦學理念和發展成果的集中展示。通過國際化的招生規模、音樂學院新校園的啟用以及校長充滿智慧的致辭,港中大(深圳)向世界展示了其在高等教育領域的雄心和實力。未來,隨著更多優質師資和先進設施的投入,港中大(深圳)將繼續發揮其在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球高等教育中的橋樑作用,培養更多具備創新精神和國際視野的優秀人才,推動學術研究與文化交流的深度融合,為中國及世界的發展貢獻力量。學校的發展,不僅將為學生們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也將為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資料來源:
[1] www.hkcd.com.hk
[2] www.wenweipo.com
[3] www.eol.cn
[4] www.cuhk.edu.cn
[5] www.hkcd.com.hk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