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醫療新里程:香港醫療券擴展至深圳,長者就醫更便利!

香港特區政府於2025年8月28日宣布,「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正式擴展至深圳市6間醫療機構,包括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北京大學深圳醫院及肇慶市第一人民醫院等三間三甲公立醫院,令深圳市可使用醫療券的醫療機構增至六間,覆蓋七個服務點。連同早前納入的江門市中心醫院和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整個大灣區內地九個城市共有21間指定醫療機構接受醫療券,惠及逾178萬名合資格香港長者。此舉標誌着大灣區醫療融合進入新階段,為香港長者提供更便捷的跨境醫療服務,促進區域醫療資源共享與協同發展。

醫療券計劃擴容:跨境醫療服務的便利化

「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的擴容是香港醫療政策的一項重要舉措,旨在為居住在大灣區的香港長者提供更便捷的醫療服務。自2015年起在香港大學深圳醫院試點以來,該計劃已服務超過12.6萬人次香港長者。此次擴容將深圳的醫療機構增加至六間,涵蓋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北京大學深圳醫院、肇慶市第一人民醫院、江門市中心醫院、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及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形成多點覆蓋的服務網絡。這不僅方便了香港長者北上就醫,也大幅提升了醫療券的使用靈活性和選擇空間。

此舉措的核心優勢在於它極大地提升了跨境醫療的可及性。以往,香港長者若選擇在大灣區內地城市就醫,往往需要面對語言、交通、支付等多重障礙。而「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的擴容,通過指定醫療機構和簡化支付流程,有效降低了這些障礙。此外,合資格長者每年可獲最高2,500港元醫療券,用於支付指定醫療機構的門診醫療護理費用,特別是基層醫療檢查和治療,減輕了長者的醫療負擔。跨境醫療服務的便利化,有助於緩解香港本地醫療系統壓力,並促進大灣區內醫療資源的優化配置。可以預見,隨著更多醫療機構加入該計劃,香港長者在大灣區內地城市就醫將變得更加普遍和便捷。

醫療融合的里程碑:政策推動與成效顯著

香港特區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教授表示,該計劃由最初「一院兩點」起步,短短兩年內擴容十倍,實現大灣區九個內地城市全覆蓋,成為跨境醫療協作的重要里程碑。這反映出政府在推動醫療融合方面的決心與成效。政策的積極推動是「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得以迅速擴展的關鍵因素。香港特區政府不僅投入了大量資源,還積極與廣東省政府及相關城市衛生部門展開合作,確保計劃的順利實施。

擴容不僅體現了政策的前瞻性,也彰顯了大灣區城市間的協同合作。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及相關城市衛生部門的支持,為計劃順利推進提供了強有力保障。隨着更多三甲公立醫院加入試點,香港長者在大灣區享有更高質量的醫療服務,促進了醫療服務標準的提升與互認。同時,該計劃也促進了大灣區內醫療機構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有助於提升整體醫療服務水平。未來,隨著更多政策的出台和完善,大灣區醫療融合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為居民提供更加優質、便捷的醫療服務。

未來展望:深化醫療融合與持續惠及長者

隨着21個服務點的全面啟用,超過178萬合資格香港長者將直接受惠,醫療券計劃的覆蓋範圍和服務質量均得到顯著提升。這不僅提升了香港長者在大灣區內地城市的生活品質,也促進了區域間的社會融合。未來,隨着跨境醫療合作的深化,預計將有更多醫療機構加入,並擴展至更多大灣區城市,進一步完善醫療服務網絡。

此外,醫務衛生局強調將循序漸進推動計劃,確保服務質素與安全,並積極探索將醫療券使用範圍擴展至更多醫療服務類別,滿足長者多元化的醫療需求。例如,考慮將醫療券用於支付康復治療、牙科服務等,以滿足長者更全面的醫療需求。這不僅有助於提升長者的生活質素,也促進了大灣區整體醫療體系的現代化與一體化。通過不斷創新和完善,香港長者醫療券計劃將在推動大灣區醫療融合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為更多居民帶來福祉。

總結而言,香港長者醫療券擴展至深圳6間醫療機構,是大灣區醫療融合的重要升級,標誌着跨境醫療服務的便利化和政策落地的成功。這不僅為香港長者提供了更廣泛的醫療選擇,也推動了區域醫療資源的共享與協同發展,為未來大灣區醫療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隨着計劃的持續推進,預期將有更多長者受惠,促進醫療服務的均衡發展與社會福祉的提升。香港與內地在大灣區框架下的醫療合作,不僅是單純的資源互補,更是構建一個更健康、更融合的社會的重要一步。

資料來源:

[1] www.hkcd.com.hk

[2] hkcd.com

[3] www.news.gov.hk

[4] www.hcv.gov.hk

[5] www.info.gov.hk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