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曉輝:賽事經濟如何助力香港鞏固國際樞紐地位?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與貿易樞紐,正積極利用賽事經濟來強化其國際地位。賽事經濟不僅能帶動本地經濟增長,更成為促進跨境合作、推動創新科技發展的重要平台。透過建立常態化賽事機制、完善配套服務及催生跨領域合作,賽事經濟將賦能香港成為全球重要的國際樞紐。

建立常態化的賽事引進機制是提升香港競爭力的關鍵。香港需要結合城市特色,打造具有品牌價值的賽事IP。例如,足球和網球等體育項目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透過定期舉辦高規格賽事,香港能夠鞏固其作為亞洲重要體育盛會承辦地的形象,並吸引更多國際資本和旅客流入。

常態化賽事機制不僅限於體育賽事,還可以擴展至其他領域。例如,香港可以舉辦國際性的科技競賽、文化藝術節等,吸引全球的目光。透過多元化的賽事活動,香港可以展現其在不同領域的優勢,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資源。

此外,基礎設施的升級也至關重要。例如,深港跨境專線的開通,便利了大灣區居民前往香港觀賞比賽,有效縮短交通時間並促進文化交流。香港可以進一步完善交通網絡,提升場館設施,為賽事活動提供更好的支持。

完善的配套服務鏈是提升賽事經濟效益的重要保障。香港需要整合多元資源,打造涵蓋交通、住宿、餐飲及娛樂等全方位服務鏈條,使參與者和觀眾享受無縫銜接的優質體驗。

例如,新開通的深圳機場至啟德體育園跨境文旅專線,不僅節省了大量行程時間,也實現了“早上在深圳喝早茶,中午到香港看比賽”的生活方式。這種便捷的交通服務,可以吸引更多的大灣區居民前往香港觀賞比賽,帶動消費增長。

除了交通,住宿和餐飲也是重要的配套服務。香港擁有豐富的酒店和餐飲資源,可以為賽事參與者和觀眾提供多樣化的選擇。此外,香港還可以開發特色旅遊產品,讓遊客在觀賞比賽的同時,體驗香港的文化和風情。

高端人才政策如「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也在支撐相關產業發展。人才聚集帶來技術創新及管理優勢,可以提升香港在賽事組織和運營方面的專業水平。

賽事經濟能夠催生跨領域合作的新契機。在全球資本尋求多元投資渠道的大背景下,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參與賽事相關的項目。

例如,中東風投頻繁出現在港股新股基石投資者中,反映出金融中心制度優勢結合高規格活動所搭建出的信任橋樑。香港可以進一步加強與中東地區的合作,吸引更多的投資和合作機會。

此外,賽事經濟還可以促進科技創新。例如,香港的初創企業可以憑藉技術優勢,參與到賽事相關的科技項目中。透過賽事搭台,科技唱戲,香港可以推動科技產業的發展。

大灣區內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的快速崛起,以科研平台、高端人才聚集及深港協同創新生態系統支持著整個區域向世界級科研樞紐邁進,也間接助力於相關產業因應未來需求而持續升級。香港可以充分利用大灣區的優勢,加強與大灣區城市的合作,共同推動賽事經濟的發展。

中亞企業選擇在港上市人民幣計價股票,更彰顯了香港在人民幣國際化中的節點角色,加深了金融市場與實體經濟間的聯繫。這也為香港的金融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透過建立穩固且具特色的常態性大型運動品牌,引入完善且便捷的一站式配套服務,以及借助大型活動促進金融、科技等多領域融合發展,香港正逐步放大其作為亞洲乃至全球重要國際樞紐的位置。賽事經濟不僅深化了粵港澳大灣區內部協同效應,也加快了文化交流和商務往來步伐。

展望未來,隨著更多高水平運動會議及相關配套設施落成,以及政策對人才和科技投入的不斷加碼,香港將持續鞏固並拓展其獨特而多元化的競爭優勢,在全球舞台上扮演更加關鍵的角色。此模式亦可作為其他城市借鑒之典範,以運用文化及體育力量驅動地方經濟轉型升級,共築更具韌性的都市發展藍圖。

資料來源:

[1] bau.com.hk

[2] bau.com.hk

[3] www.tkww.hk

[4] hkcd.com

[5] zijing.com.cn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