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江水潤澤香江一甲子:歷史博物館揭開供水60年珍貴記憶

東江水供港60周年展覽即將在香港歷史博物館盛大開幕,這不僅是一場對過去的回顧,更是對未來水資源管理的深刻啟示。本次展覽以「一脈相連 飲水思源」為主題,旨在紀念自1965年以來,東江水對香港供水所做出的巨大貢獻。透過珍貴的歷史圖像、詳盡的文字資料以及引人入勝的互動遊戲,展覽將帶領參觀者深入了解這段跨流域供水工程的歷史意義與深遠影響。在氣候變遷日益嚴峻、水資源日益珍貴的今天,回顧這段歷史,更能激發我們對水資源的珍惜與保護意識,並促進粵港兩地在水務領域的持續合作與交流。

旱災下的共同記憶:東江水的及時到來

1960年代的香港,正處於經濟快速發展的關鍵時期,然而,嚴重的旱災卻給這座城市蒙上了一層陰影。水塘乾涸、供水受限,市民生活和工商業生產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鑽石山木屋區居民排隊取水的照片,生動地記錄了當時香港市民為尋找水源而奔波的困境。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央政府果斷決策,啟動了東深供水工程,這項工程猶如一場及時雨,為香港帶來了希望。

全長約83公里的東深供水工程,在短短一年內奇蹟般地建成,這不僅是工程技術上的壯舉,更是體現了國家對香港同胞的深切關懷。展覽將重現這段歷史,讓參觀者了解東江水如何成為香港穩定供水的基石,並認識到這項工程對香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意義。透過展覽,我們能夠更加深刻地體會到,東江水不僅僅是生命之源,更是連接兩地同胞情誼的紐帶。

兩地同心:建設者的奉獻與犧牲

東江水供港工程的順利完成,離不開珠三角地區上萬名建設者的辛勤付出。他們克服了重重困難,用汗水和智慧打造了這條生命線。值得一提的是,當年有200多名來自廣東工學院(現廣東工業大學)的師生也參與了這項工程,他們將專業知識運用到實踐中,為工程建設貢獻了自己的力量。展覽將特別介紹這些建設者的故事,讓參觀者了解他們的奉獻與犧牲,並深刻感受到兩地同心、共同奮鬥的精神。這些建設者不僅是工程的參與者,更是歷史的創造者,他們的精神將永遠激勵著我們。

面向未來: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東江水供港60周年展覽不僅僅是對歷史的回顧,更重要的是對未來的思考。隨著香港人口的持續增長以及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如何保障穩定且優質的水源供應,仍然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展覽透過互動問答遊戲、小學親子繪畫比賽作品展示等方式,向市民普及水資源保護知識,增強公眾的環保意識。此外,展覽也將探討香港在水務管理上的創新與合作,例如海水化淡技術的應用、雨水收集系統的完善等,為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借鑒。

東江水供港60周年展覽,是一次對歷史的致敬,也是一次對未來的展望。透過這次展覽,我們不僅能夠了解東江水供港的歷史背景,更能深刻體會到水資源對城市繁榮穩定的重要性。展望未來,東江水供港的成功經驗將繼續啟發香港在水務管理上的創新與合作,為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讓我們共同珍惜每一滴水,為香港的繁榮和可持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展覽免費開放至12月15日,誠摯邀請廣大市民前來參觀,共同回顧這段歷史,展望美好未來。

資料來源:

[1] www.hkcd.com.hk

[2] bau.com.hk

[3] hk.history.museum

[4] hk.history.museum

[5] www.info.gov.hk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