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駿談綠色金融:香港如何抓住機遇,引領未來?

香港綠色金融協會自2018年成立以來,在推動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發展方面扮演了關鍵角色,不僅在香港,更在大灣區乃至更廣泛的區域產生了深遠影響。在全球氣候變化日益嚴峻的背景下,綠色金融不僅僅是環境保護的需要,更是促進經濟轉型和創造投資機會的重要途徑。本文將深入探討香港綠色金融協會所扮演的角色、其推動綠色金融的具體措施,以及未來的發展前景,旨在闡明如何把握這一新興且關鍵的財經機遇。

香港綠色金融協會作為業界專業力量的組織者,在政策倡導和市場連接上發揮著核心作用。該協會擁有超過160家會員機構,涵蓋銀行、企業、以及各類服務提供者,通過多方合作,共同促進綠色金融政策的制定和行業標準的建設。馬駿博士作為該協會主席,一直強調通過組織研究開發創新產品與工具,並舉辦本地和國際交流活動,助力香港成為國際領先的綠色金融及科技中心。這種多層面的聯動不僅提升了香港綠色金融行業的整體競爭力,也加強了粵港澳大灣區內部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有效地擴大了市場規模與影響力。例如,協會積極參與政府的政策諮詢,就如何完善綠色債券的發行機制、推動企業環境信息披露等方面提出建議,這些都直接影響了香港綠色金融市場的發展方向。同時,協會也積極舉辦研討會、論壇等活動,邀請國際專家分享經驗,提升本地業界的專業水平。

在具體應用層面,香港在支持生物多樣性保護、碳交易平台建設以及可持續債券發行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海南省依托其獨特的生物多樣性優勢,加大了對生態環境產業的信貸支持,引導超過70億元人民幣流向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項目。此外,海南省政府連續三年在香港發行離岸人民幣債券,其中包括78億元可持續發展債券、42億元藍色債券及10億元生物多樣性主題綠色債券,用於支持地方特色產業和環境治理。這些實踐案例不僅展示了香港作為深度融入內地乃至全球綠金市場的平台優勢,也反映了馬駿所倡導的“結合政策引導與市場創新”策略的有效性。香港在碳交易平台建設方面也取得了重要進展,通過與國際交易所合作,推出了多種碳相關產品,吸引了更多國際投資者參與。這些舉措不僅有助於企業降低碳排放,也為香港帶來了新的經濟增長點。

未來,隨著全球氣候風險加劇和多極世界秩序的變化,香港綠色金融協會將面臨更多的機遇與挑戰。即將於2025年9月在香港舉辦的AVPN全球大會,以“亞洲領導力:共建包容世界”為主題,匯聚各界領袖,共同探討氣候風險管理及社會影響投資策略。馬駿作為重要嘉賓之一,他的參與象徵著香港在亞洲乃至全球社會責任投資(SRI)舞台上的積極角色。此外,大灣區內部通過銀行轉型融資、產品創新等五個專門工作組,不斷挖掘並滿足地區性的綠色融資需求,加強跨境合作,有助於形成更完善、更具韌性的綠色經濟生態系統。面對日益增長的綠色金融需求,香港可以進一步加強與內地以及國際市場的合作,吸引更多的綠色投資。同時,也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開發更多創新的綠色金融產品,以滿足不同投資者的需求。

總結而言,抓緊綠色金融機遇對於提升香港作為國際財經樞紐的地位具有戰略意義。這不僅能促進本地經濟轉型升級,更能帶動粵港澳大灣區乃至“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在馬駿博士及其團隊的不懈努力下,透過政策倡議、市場創新和跨界合作相結合的方法,香港正逐步打造成一個集聚人才、技術和資金流向環保產業的重要平台。然而,要實現長遠目標仍需克服監管標準統一、市場透明度不足等挑戰。因此,各方需要深化交流合作,共同推動制度完善,以確保綠色金融真正落地並產生積極影響,引領亞洲走向更加包容且永續繁榮的新時代。通過不斷的努力和創新,香港有潛力成為全球綠色金融的領導者,為應對氣候變化和實現可持續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資料來源:

[1] www.hkgreenfinance.org

[2] hk.epochtimes.com

[3] www.tastymoney.hk

[4] lu.ma

[5] www.greenfinance.org.cn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