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海關與內地及澳門海關聯合執法行動:打擊跨境轉運冒牌貨物
在全球貿易日益頻繁的背景下,跨境轉運成為了國際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這種便利的貿易方式也給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機,他們利用跨境轉運進行冒牌貨物交易,嚴重侵害了知識產權,擾亂了市場秩序,損害了消費者權益。為此,香港海關與內地及澳門海關積極合作,於2025年7月18日至31日展開本年度第二次聯合執法行動,嚴厲打擊跨境轉運冒牌貨物活動。此次行動不僅彰顯了三地海關在打擊跨境犯罪方面的決心和能力,也為維護區域經濟的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打擊跨境轉運冒牌貨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冒牌貨物不僅侵害了正品品牌權益,更可能存在質量問題,危害消費者安全。例如,假冒的手錶可能使用劣質材料,影響使用壽命,甚至可能釋放有害物質;假冒的運動用品可能無法提供足夠的保護,增加運動風險。此外,冒牌貨物交易還會助長黑色經濟鏈條,損害合法企業的利益,不利於市場的健康發展。因此,打擊跨境轉運冒牌貨物,不僅是保護知識產權的需要,也是維護消費者權益和市場秩序的必然要求。
行動細節與成果
本次聯合執法行動針對由三地轉口運往北美、歐洲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高仿冒牌貨品。通過風險管理和情報分析,三地海關在邊境口岸、快遞公司及物流倉庫等多個地點同時展開截查,有效遏制了假冒商品的流通。
具體而言,此次聯合行動共偵破25宗案件,檢獲約6.7萬件懷疑冒牌物品,包括手錶、手袋及運動用品等多種熱門商品,估計市值約4,400萬元港幣。其中,19宗案件涉及快遞及物流公司,顯示不法分子利用快遞物流渠道進行冒牌貨物交易的趨勢。此外,一宗案件發現於屯門內河碼頭,涉及準備出口的40呎貨櫃,顯示水路運輸也是冒牌貨物轉運的重要途徑。另外5宗案件則涉及陸路口岸,包括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和深圳灣口岸,由入境貨車轉運冒牌貨,顯示陸路口岸也是冒牌貨物交易的重點監管區域。行動期間,香港海關拘捕了5名本地跨境貨車司機,他們年齡介乎53至69歲,目前已獲准保釋候查。這些數據充分顯示了此次聯合執法行動的成效,有效打擊了跨境轉運冒牌貨物的犯罪活動。
多管齊下的策略
本次行動能夠取得如此顯著的成果,離不開多管齊下的策略。首先,三地海關充分利用風險管理系統,篩選高風險貨物,提高查緝效率。通過分析歷史數據和情報信息,鎖定高風險的貨物和運輸渠道,有針對性地展開查緝。其次,加強邊檢站點巡查,加大對可疑貨物的檢查力度,防止冒牌貨物通過邊境口岸流入或流出。此外,深入快遞物流企業進行抽查,加強對快遞物流渠道的監管,防止其成為冒牌貨物交易的工具。同時,結合情報分析技術,提高偵測效率,使得執法人員能夠精準鎖定目標,大幅提升打擊成效。
粵港澳合作的典範
本次聯合執法行動不僅彰顯了粵港澳三地海關合作的緊密程度,也為未來應對全球化背景下複雜的走私問題提供了寶貴經驗。粵港澳三地因其特殊的區位優勢和經濟互補性,在推進“一國兩制”框架下形成協同治理體系。三地海關加強信息共享,建立快速反應機制,共同打擊跨境犯罪活動,維護區域市場秩序。未來,可以進一步擴大合作範圍,引入更多科技手段,如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等,提高預警能力,同時加強法律銜接與刑事追訴力度,共同維護區域市場秩序穩定。
本次粵港澳海關聯合打擊跨境轉運冒牌貨物活動,不僅成功扣押大量高仿產品並拘捕涉案人員,更彰顯出三地政府在保護知識產權、市場規範以及消費者安全方面的決心與能力。在全球供應鏈日益複雜的大環境下,加強此類合作將是持續有效防範假冒偽劣產品流通的重要保障,也為推進區域經濟健康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未來期待各方繼續深化協作,共創公平透明且具競爭力的營商環境。
資料來源:
[1] www.hk01.com
[4] news.mingpao.com
[5] www.info.gov.hk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