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專稿:香港低空經濟蓄勢待發,創科引領振翅高飛

隨著全球科技迅速發展,低空經濟成為推動城市創新與產業升級的重要領域。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創新樞紐,積極布局低空經濟,結合創新科技(創科)力量,助力本地經濟轉型與多元發展。本文將從香港在人工智能及相關研發機構的建設、政府政策支持,以及產業生態變革三方面探討香港如何憑藉創科引領低空經濟騰飛。

香港憑藉其獨特的優勢,正積極部署低空經濟的發展。低空經濟是指在百米以下的空域,利用各種航空器進行商業、公共服務和其他經濟活動。這不僅包括傳統的直升機服務,更涵蓋了近年來蓬勃發展的無人機應用,例如物流配送、環境監測、城市巡檢等。香港作為一個高度發達的城市,具備發展低空經濟的天然優勢,包括完善的基礎設施、健全的法律體系,以及國際化的營商環境。

人工智能與研發機構的建設

香港深知科技創新是推動低空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因此大力投資於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的研發與應用,以強化其在低空經濟中的競爭優勢。2025年,香港成立了人工智能研發院、生命健康研發院及微電子研發院三大科研機構,旨在加強科研能力和成果轉化。這些機構的成立,不僅有助於本地科研人才的培養和聚集,還能吸引國際頂尖的科研團隊來港合作,共同推動技術突破。

“InnoHK創新香港”平台匯聚了約30個研發中心,涵蓋了人工智能、生物科技、金融科技等多個領域,加速跨界融合與應用落地。例如,一些研發中心正在研究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術來提高無人機的自主飛行能力和安全性,使其能夠在複雜的城市環境中安全、高效地執行任務。此外,由科技園公司率領的九家突破性AI企業參加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展示了涵蓋生命健康、金融科技、航天等多個領域的先進方案,有效推動“人工智能+”戰略實施,加快產業轉型升級。這些企業的創新成果,不僅為香港的低空經濟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也向世界展示了香港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實力。

政府政策支持

除了科技創新,政府的政策支持也是低空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特區政府推出多項百億計劃,支持產學研協同和工業升級,以打造完善的低空經濟生態系統。“產學研1+計劃”鼓勵高校科研成果商業化,截至目前已批出近50個項目並撬動逾20億港元資金。這項計劃鼓勵大學與企業合作,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際應用,促進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的良性循環。

“新型工業加速計劃”則支援策略性企業設立智慧生產設施,有效提升製造效率和產品質量。這項計劃旨在吸引更多高科技企業來港投資設廠,將香港打造成為一個智能製造中心。此外,“創科產業引導基金”的設立,更是促進社會資本投向未來戰略性行業,有助於打通從技術到市場的全鏈條環節,使得低空運輸及相關服務能夠快速成長並形成規模效應。政府的資金支持,不僅能夠降低企業的研發和生產成本,還能夠吸引更多的投資者進入低空經濟領域,共同推動產業的發展。

產業生態變革

隨著創科氛圍日益成熟,本地營商環境也迎來深刻變革。近年來,不少內地優質高科技企業選擇在港上市,如寧德時代、優必選等,它們不僅帶來龐大的融資規模,也將先進技術和管理理念注入本地市場。這些企業的上市,不僅為香港的資本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本地的企業提供了學習和合作的機會。

港交所針對科企推出專線上市制度,更便利了特專科技公司及生物科技公司的融資需求,使得更多具備潛力的新興企業能夠借助香港平台快速擴張。這項制度降低了科技企業的上市門檻,吸引了更多的創新企業來港上市,進一步豐富了香港的科技產業生態。此外,多場國際頂尖創科盛事如世界互聯網大會亞太峰會、博鰲亞洲論壇國際科技與創新論壇等均在港舉辦,不斷提升城市品牌影響力,同時吸引全球人才匯聚,共同推動包括無人機物流、生態監測以及智慧交通在內的低空經濟應用落實。這些國際盛事的舉辦,不僅提升了香港的國際知名度,也為本地企業提供了與國際同行交流和合作的平台。

綜觀以上各方面,可見香港正以堅實的科研基礎、多元且有力的政策扶持,以及活躍且開放的人才市場為依托,全方位推動以人工智能為核心驅動力的新興產業蓬勃發展。低空經濟的發展,不僅需要技術的創新,也需要政策的支持和產業生態的完善。香港在這三個方面都具備了良好的基礎,有望在低空經濟領域取得領先地位。在未來,隨著河套合作區等重點區域深化建設,以及更多跨界融合項目的落地,相信香港將持續鞏固其作為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球重要低空經濟樞紐的位置。同時,此舉亦有望激活整體城市競爭力,引領傳統行業數字化轉型,共同譜寫一幅充滿活力且可持續增長的新篇章。香港的低空經濟發展,不僅將為本地帶來新的經濟增長點,也將為其他城市提供借鑒和參考,共同推動全球低空經濟的發展。

資料來源:

[1] bau.com.hk

[2] www.hkstp.org

[3] www.itib.gov.hk

[4] www.news.gov.hk

[5] www.industryhk.org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