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男被情騙光積蓄 為見女神付巨額按金」

網絡陷阱重重:從《東張西望》看常見詐騙手法與防範之道

《東張西望》作為香港無線電視(TVB)的熱門節目,以追蹤社會實況、娛樂熱話而聞名。透過節目中的真實案例,我們得以窺見當今社會層出不窮的詐騙手法,並從中學習如何保護自己,避免成為下一個受害者。本文將以《東張西望》的相關報導為基礎,深入探討常見的詐騙類型,並提出相应的防範建議。

情網交織的陷阱:殺豬盤與愛情騙局

《東張西望》多次揭露「殺豬盤」愛情騙局,受害者往往在網絡上遇到甜言蜜語的「真命天子/天女」,對方噓寒問暖,建立親密關係,讓受害者放下戒心。一旦感情升溫,騙徒便會開始以各種理由要求金錢援助,例如投資、醫療費用、或生意周轉等等。等到受害者榨乾了所有的積蓄,騙徒便會消失得無影無蹤。

節目中,67歲的Yoyo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她與一名自稱「陳樂林」的男子展開網戀,殊不知對方盜用內地網紅醫美王明杰的照片,假扮成電腦精算師。在「陳樂林」的花言巧語下,Yoyo不僅投入大量情感,還將25萬港幣的積蓄全數奉上,最終血本無歸。

另一個案例中,一名化名小白的25歲男子在社交平台上認識Vivi,以為遇到了真愛,苦追三年。期間,Vivi不斷遊說小白購買美容療程及升學進修等課程,小白總共損失近六十萬。

這些案例提醒我們,網絡交友務必謹慎,切勿輕易相信陌生人的甜言蜜語。在涉及金錢交易時,更要提高警惕,不要被愛情沖昏頭腦。

母愛的軟肋:媽媽群組詐騙

《東張西望》也關注到媽媽群組詐騙的現象。一些不法之徒潛伏在社交平台的媽媽交流群組中,以低價出售奶粉等母嬰用品為誘餌,吸引新手媽媽們上鉤。等到媽媽們付款後,騙徒便會消失,或是提供假冒偽劣的商品。

這類詐騙利用了新手媽媽們急於為孩子尋找優惠商品的心理,讓她們在不知不覺中落入陷阱。節目中,有多位新手媽媽表示自己被騙取了奶粉錢,可見這類詐騙的猖獗程度。

對於這類詐騙,新手媽媽們應該保持警惕,選擇正規的渠道購買母嬰用品,切勿貪圖便宜,相信來路不明的商品。

冒名行騙:防不勝防的李鬼

《東張西望》還揭露了騙徒冒充節目組或知名公司職員進行詐騙的案例。他們會偽造身份,以各種名義向受害者索取金錢或個人資料。

例如,有騙徒假冒《東張西望》職員,聲稱可以幫助受害者解決問題,但需要先支付一筆費用。還有騙徒冒充美容公司職員,誘騙受害者購買療程或產品。

對於這類詐騙,民眾應該提高警惕,不要輕易相信陌生人的身份。在接到可疑電話或信息時,應立即向相關機構核實,避免上當受騙。

中青年人的陷阱:網購詐騙

星輝娛樂的一篇報導指出,中青年人是網購詐騙的易受騙人群,人均被騙金額超過1900元。詐騙手法多樣,例如虛假促銷、釣魚網站、或以次充好等等。

這類詐騙利用了中青年人對網絡購物的依賴,以及追求優惠的心理。為了避免成為受害者,消費者應該選擇正規的購物平台,仔細核對商品信息,並使用安全的支付方式。

防範詐騙:提升警惕,保護自己

從《東張西望》的案例中,我們可以發現詐騙手法層出不窮,讓人防不勝防。為了保護自己,我們需要時刻保持警惕,提高防範意識。以下是一些建議:

  • 不要輕易相信陌生人: 在網絡上交友務必謹慎,不要輕易相信陌生人的甜言蜜語。
  • 不要貪圖便宜: 不要貪圖便宜,相信來路不明的商品或服務。
  • 保護個人信息: 不要隨意透露個人信息,包括銀行賬戶、密碼、身份證號碼等等。
  • 核實身份: 在接到可疑電話或信息時,應立即向相關機構核實。
  • 謹慎投資: 不要輕易相信高回報的投資項目,避免落入龐氏騙局。
  • 保持冷靜: 在遇到可疑情況時,保持冷靜,不要慌張,及时报警。

結語:警鐘長鳴,防患未然

《東張西望》的報導如同警鐘,提醒我們網絡世界充滿了陷阱,稍有不慎便可能損失慘重。唯有時刻保持警惕,學習防騙知識,才能有效地保護自己,避免成為下一個受害者。在享受網絡便利的同時,也要時刻牢記安全第一,防患於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