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鴻烈永別|樹仁大學追思:夫妻携手創樹仁 矢志教育理想

樹仁精神永存:胡鴻烈博士辭世,一生奉獻教育的典範

2023年7月27日,香港樹仁大學創辦人兼校監胡鴻烈博士在家人陪伴下安詳辭世,享壽105歲。消息傳出,各界人士深感惋惜,紛紛表達對這位教育家的敬意與追思。胡鴻烈博士的一生,是為香港教育事業奉獻的一生,他與已故妻子鍾期榮博士共同創辦的樹仁大學,不僅是香港第一所私立大學,更承載著他們對教育的理想與堅持,為香港社會培育無數人才。

艱辛創校,只為給青年一個機會

1970年代的香港,高等教育資源匱乏,大學學位僧多粥少,許多有志青年苦無深造機會。當時已是知名律師的胡鴻烈與身為大學老師的鍾期榮夫婦,眼見此景,深感不安。他們認為,應該給予上進青年更多機會,於是毅然決定投入畢生積蓄,創辦樹仁書院,為香港高等教育開闢新路。

1971年,樹仁書院正式成立,由鍾期榮博士出任校長,胡鴻烈博士出任校監。在當時的香港,私立大專院校的發展面臨諸多挑戰,不僅資金短缺,更缺乏政府支持。然而,胡鴻烈與鍾期榮夫婦憑藉著對教育的熱忱與堅定的信念,克服重重困難,一步一腳印地將樹仁書院打造成一所具備完整學科體系的大學。

擇善固執,堅持學術自主

樹仁大學的發展歷程並非一帆風順,曾多次面臨學制改革的壓力。然而,鍾期榮博士始終堅持學術自主,拒絕淪為學制改革的「白老鼠」。她堅信,教育的本質在於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批判精神,而非單純追求學術指標和排名。這種擇善固執的精神,也成為樹仁大學獨特的文化基因。

胡鴻烈博士對妻子的教育理念始終給予堅定的支持。他曾說,看到樹仁學子活躍在香港各界,為香港社會的繁榮穩定作出貢獻,感到非常開心,認為他們的教育理想終於實現了。

身教重於言教,以儒家精神育人

胡鴻烈博士不僅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家,更是一位身體力行的儒者。他秉承儒家思想,肩負社會責任,以自身行動為學生樹立榜樣。他極具遠見,為教育確立使命與目標,擇善固執,堅毅不屈,窮一生之精力為教育努力。

胡鴻烈博士與鍾期榮博士夫婦不僅關注學生的學術發展,更重視學生的品德培育。他們希望樹仁大學的學生不僅具備專業知識,更要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社會責任感,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才。

榮耀加身,是對教育貢獻的肯定

胡鴻烈博士一生為香港教育事業付出巨大貢獻,獲得社會各界的高度肯定。他曾獲頒英帝國官佐勳章(OBE)、金紫荊星章,以及象徵最高榮譽的大紫荊勳章。此外,他還獲得多間國內外學術機構頒授榮譽職銜與學位,以表彰其卓越的教育精神。這些榮譽,不僅是對胡鴻烈博士個人的肯定,更是對樹仁大學全體師生的鼓舞。

健康長壽的秘訣:保持身心活躍

胡鴻烈博士享壽105歲,他的長壽秘訣也備受關注。他曾分享,保持身心活躍是長壽的關鍵原因。他以《論語‧述而》中孔子形容自己的話語為例:「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他認為,積極投入工作和生活,保持樂觀的心態,是保持身心活力的重要途徑。

樹仁精神,永續傳承

胡鴻烈博士的辭世,是香港教育界的一大損失。然而,他與鍾期榮博士共同創立的樹仁大學,將繼續承載著他們的教育理想,為香港社會培育更多優秀人才。樹仁大學的學術自主精神、儒家文化傳統、以及對社會責任的堅持,都將成為寶貴的文化遺產,代代相傳。

胡鴻烈博士的一生,是為教育奉獻的一生,他與鍾期榮博士共同譜寫的樹仁故事,將永遠銘刻在香港教育史冊上。他們的教育精神,將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工作者,為香港的教育事業發展貢獻力量。胡鴻烈博士雖已離去,但他的精神將永存,樹仁大學也將繼續秉承他的遺志,為香港社會的繁榮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