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科業界向特首建言:電動車充電、中小企補貼與北都合作」

香港《施政報告2024》:改革創新,共建未來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於2024年10月發表了其任內第三份施政報告,以「齊改革同發展惠民生建未來」為主題,描繪了香港未來發展的藍圖。這份報告不僅是對過去工作的總結,更是對未來發展方向的指引,在社會各界引起了廣泛關注和討論。報告中涉及多個重要領域,包括創科發展、經濟轉型、民生改善等等。本文將深入剖析《施政報告2024》的重點內容,並探討其對香港社會各方面帶來的影響。

深化改革:挖掘香港新增長點

《施政報告2024》強調進一步深化改革,發掘香港的新增長點。具體而言,報告提出了一系列具體的措施,旨在推動香港經濟多元化發展,擺脫對傳統產業的依賴。

首先,報告提出建立國際黃金交易市場,這將有助於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吸引更多的資金和投資。其次,大力推動航運高增值部分的海運服務業發展,建設大宗商品交易圈,建立國際認可的資格認證制度。這些措施旨在提升香港航運業的競爭力,使其能夠在國際市場上佔據更重要的地位。

此外,報告還強調發展「新型工業化」,積極引進和支援重點企業在港發展,協助傳統製造業利用創科升級轉型,以及扶持初創企業做大做強。為此,政府於今年二月成立新型工業發展辦公室,統籌相關工作。這些舉措旨在推動香港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創科發展:打造國際創科中心

《施政報告2024》將創新科技列為香港未來發展的重要引擎。報告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旨在加強香港在數字經濟領域的領先地位,並通過創新和科技提升政府效率、促進經濟發展和改善市民生活質素。

為進一步推動香港創科發展、發展新質生產力,報告宣布了一系列新措施。其中包括優化「創科創投基金」,調撥15億元與業界配對成立聯合基金,投資策略性產業的初創企業,完善香港初創生態圈建設。此外,政府還將推出「創科加速器先導計劃」,並撥款1.8億元以1(政府):2(機構)的配對比例,資助上限為3,000萬元,吸引海內外具豐富經驗的專業初創企業服務機構在香港建立加速器基地,促成初創企業壯大。

香港科技園公司將繼續提供不同的創科培育計劃,與業界及院校合作,協助不同階段的初創企業把構思商品化。這些措施旨在為香港的創科企業提供更完善的支援,吸引更多的海內外人才和資金,推動香港成為國際創科中心。

惠民生:提升市民生活質素

《施政報告2024》也關注民生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旨在提升市民的生活質素。其中包括重推「EV 屋苑充電易資助計劃」,資助私人屋苑停車場安裝電動車充電設施。為鼓勵市民使用電動車,政府會投入三億元推出高速充電樁鼓勵計劃,目標是提供3,000支高速充電樁,以額外支援約16萬輛電動車。

此外,報告還關注房屋問題、教育問題、醫療問題等等,提出了一系列具體的措施,旨在解決市民的實際困難,提升市民的生活幸福感。

各界回應:充滿期待與建議

《施政報告2024》發表後,香港社會各界紛紛表示歡迎和支持。各界人士認為,這份報告為香港描繪了光明的前景,提出了許多具有針對性和可行性的措施,有助於推動香港經濟發展、改善民生福祉。

香港經濟民生聯盟認為,《施政報告》在提出利民紓困、穩經濟、扶助中小企的措施以外,同時秉承發展創新科技的長遠願景,在經濟環境逆轉之際著力發掘新增長點,推動創科及產業多元化,以鞏固香港的競爭力。

互聯網專業協會會長冼漢廸透露,協會已向特首李家超提出施政報告十大建議,當中重點包括:電動車充電設施、中小企補貼計劃、北部都會區發展等。

同時,各界也對《施政報告》提出了一些建議。例如,有意見認為政府應加大對中小企的支援力度,提供更多的財政資助和技術支援,幫助中小企應對經濟挑戰。還有意見認為政府應加強與內地和國際的合作,拓展香港的發展空間。

結語:攜手共建美好香港

總而言之,《施政報告2024》是一份具有前瞻性和務實性的報告,為香港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這份報告不僅關注經濟發展,也關注民生改善,體現了政府以人為本的施政理念。

展望未來,香港社會各界應攜手努力,共同落實《施政報告》提出的各項措施,為香港的繁榮穩定和市民的幸福生活而努力奮鬥。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共同建設一個更加美好的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