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偉文:穩定幣牌照審核嚴謹 避免泡沫化」

穩定幣監管新篇章:香港金管局的審慎之路

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總裁余偉文近期就穩定幣的監管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觀點,引起市場廣泛關注。隨著《穩定幣條例》即將於8月1日生效,香港在穩定幣監管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然而,金管局的態度並非一味鼓勵,而是審慎前行,強調穩定幣並非投資工具,並將設立高門檻的發牌制度,初期預計僅批出少量牌照。

為何穩定幣監管如此重要?

穩定幣作為一種加密資產,其價值與法定貨幣或其他資產掛鉤,旨在降低加密貨幣市場的波動性,並促進數位支付的普及。然而,穩定幣也存在潛在風險,例如儲備不足、操作風險、網絡安全風險等,一旦發生問題,可能對金融穩定和投資者保護造成嚴重影響。因此,建立完善的監管框架,對於保障市場健康發展至關重要。

金管局的監管思路:高門檻、重用途

余偉文強調,金管局對穩定幣發行人的牌照申請設有非常嚴格的要求,幾乎與電子錢包及銀行監管看齊。這意味著,只有具備雄厚實力、完善風控機制和可靠技術保障的機構,才能獲得牌照。

此外,金管局對獲發牌的穩定幣用途也有明確的限制,例如跨境貿易和Web 3.0應用等。這表明,金管局希望引導穩定幣在特定領域發揮作用,避免其被濫用於投機炒作或其他非法活動。

穩定幣並非「點石成金」的工具

近期,市場上出現了一種「穩定幣熱」,一些上市公司僅僅宣稱有意開拓穩定幣業務,股價就應聲上漲。余偉文對此現象表示擔憂,認為這是一種泡沫化趨勢,需要降溫。

他明確指出,穩定幣並非投資或投機工具,而是運用區塊鏈技術的支付工具之一,本身並沒有升值空間。因此,投資者不應盲目追捧穩定幣概念,而應理性看待其價值和風險。

初期僅批數個牌照:釋放了什麼信號?

金管局預計初期僅批出少量穩定幣牌照,這釋放了多重信號:

  • 審慎態度: 金管局對穩定幣的監管持謹慎態度,不會輕易放寬發牌標準。
  • 質量重於數量: 金管局更看重穩定幣發行人的資質和實力,而非追求牌照數量的增長。
  • 市場洗牌: 預計初期只有少數機構能夠獲得牌照,這將導致市場洗牌,優勝劣汰。
  • 申請摘要說明:下周即將發布

    為了讓市場更清楚了解穩定幣發牌制度,金管局將於下周公布「穩定幣發行人發牌制度」的摘要說明。這份文件將闡述金管局接受和處理牌照申請的安排,有助於有意申請牌照的機構做好準備。

    未來展望:監管與創新並行

    香港在穩定幣監管方面走在了前沿,既要防範風險,又要促進創新。金管局的審慎態度,有助於建立一個健康、可持續的穩定幣生態系統。

    未來,隨著監管框架的完善和市場的發展,穩定幣有望在跨境支付、貿易融資等領域發揮更大作用,為香港的金融科技發展注入新的動力。然而,市場參與者也應保持理性,避免盲目炒作,共同維護市場的穩定和健康。

    結語:理性看待穩定幣的未來

    總而言之,香港金管局對穩定幣的監管思路清晰,既重視風險防範,又鼓勵創新應用。初期僅批出少量牌照,旨在確保市場參與者的質量和穩定幣的用途。隨著監管框架的完善和市場的成熟,穩定幣有望在香港的金融科技領域發揮重要作用,但前提是市場參與者能夠理性看待其價值和風險,避免盲目炒作。穩定幣的未來,值得期待,但更需要謹慎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