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沙咀風球下的追風熱潮

韋帕颱風襲港全記錄:從一號風球到十號風球的風雨歷程

每逢颱風季,香港市民的心情總是忐忑不安,既期待著難得的「打風假」,又擔心風雨帶來的影響。2019年的韋帕颱風,就讓香港經歷了一次從戒備到嚴峻的考驗。讓我們一起回顧韋帕來襲的過程,看看這場風暴如何影響了我們的生活。

韋帕的腳步:從遠方逼近

早在韋帕進入香港800公里範圍前,天文台就已發布消息,預告一場風雨即將來臨。起初,韋帕被預計在星期日最接近香港,並可能帶來狂風大驟雨。天文台隨即發出了一號戒備信號,提醒市民做好防風準備。當時,大家對於韋帕的強度還沒有太多的概念,或許還抱著一絲僥倖,希望它能「高抬貴手」。

三號風球:戒備升級,書展人潮不減

隨著韋帕的逼近,天文台在7月19日下午2時20分改發三號強風信號。這意味著香港已經感受到韋帕外圍環流帶來的影響,風勢開始增強。然而,即使在三號風球高掛的情況下,香港書展仍然吸引了大量市民排隊入場。可見,即使颱風來襲,也無法阻擋香港人對知識的熱愛。

八號風球:風雨交加,交通受阻

7月20日凌晨,韋帕進一步逼近,天文台在0時20分改發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這時,風勢明顯增強,狂風暴雨開始肆虐香港。受到八號風球影響,港鐵露天段服務暫停,巴士及渡輪等交通工具也作出特別安排。許多市民取消了原定的外出計劃,選擇留在家中避風。

九號風球:風力持續增強,嚴陣以待

早上7時20分,天文台再次將風球升級至九號烈風或暴風信號。這表示香港的風力已經非常強勁,市民必須提高警惕。此時,韋帕的中心距離香港僅70多公里,對香港構成直接威脅。

十號風球:颶風來襲,全面戒備

早上9時20分,天文台發出了最高的十號颶風信號!這意味著香港正受到颶風的正面吹襲,平均風速達到每小時118公里或以上。香港南部地區正吹颶風,所有市民都應該留在室內,遠離窗戶,確保自身安全。這次的十號風球,讓許多人回想起2017年天鴿襲港時的恐怖情景。

十號風球下的香港:驚濤駭浪與堅守

在十號風球生效期間,香港各區都感受到韋帕的威力。杏花邨的海岸邊,巨浪不斷拍打著岸邊,場面驚心動魄。尖沙咀海旁,雖然風雨交加,但仍然有不少「追風」人士冒險前來打卡,體驗颱風的威力。儘管如此,大部分市民都選擇留在家中,避免外出。

韋帕的影響:塌樹、受傷與交通癱瘓

韋帕襲港期間,市面出現多宗塌樹報告,造成交通阻塞。早上更有一名男子在風暴中受傷,需要送院治療。受到惡劣天氣影響,香港的交通幾乎癱瘓,許多航班延誤或取消。

韋帕過後的反思:防災意識與城市韌性

韋帕襲港,讓我們再次意識到防災的重要性。面對極端天氣,我們需要提高警惕,做好充分的準備。政府部門、各個機構以及每一位市民,都應該攜手合作,共同應對未來的挑戰。同時,我們也應該思考如何提升城市的韌性,減少颱風等自然災害帶來的影響。